九日落星山登高

秋暮天高稻穟成,落星山上会诸宾。

黄花汎酒依流俗,白发满头思古人。

岩影晚看云出岫,湖光遥见客垂纶。

风烟不改年长度,终待林泉老此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秋天傍晚天空高远,稻谷已成熟,我们在落星山上聚会众宾客。
菊花浸酒随世俗风俗,满头白发让我怀念古人。
山岩在傍晚的余晖中,云雾缭绕似从峰顶而出,湖光中远方客人垂钓的身影依稀可见。
风尘不变,岁月如常,我期待在此山林泉边度过我的晚年。

注释

暮:傍晚。
穟:稻穗。
落星山:地名,可能指实际的山或象征性的地点。
汎酒:浸酒,指以菊花泡酒。
古人:指古代贤人或过去的时光。
岩影:山岩的阴影。
岫:山峰。
垂纶:垂钓,古代的一种休闲活动。
风烟:自然景象,也暗指世事变迁。
林泉:山林和泉水,隐居之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傍晚景象,诗人在落星山上与朋友们相聚。稻穗成熟,秋收即将开始,诗人心中充满了对过往岁月的思念。

“黄花汎酒依流俗”,诗人提到黄花(菊花)和美酒,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九九重阳节庆祝活动的一部分,用以表示长寿和吉祥。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对当下平常生活的接受与融入。

“白发满头思古人”,则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年事已高,回首往昔,充满了对历史人物或旧友的怀念。

接下来,“岩影晚看云出岫,湖光遥见客垂纶”描绘了一幅山水画般的景象。诗人在傍晚时分,从岩石的投影中观察到云雾从远处的岫(小山)中升腾;同时,他也能看到远方湖面上的游客正在垂钓。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最后,“风烟不改年长度,终待林泉老此身”表达了诗人的宿愿。他希望即使岁月流转,环境风光依旧,而自己则愿意在这片林泉之间安度晚年。这里的“不改”和“老此身”,强调了一种超越世俗变迁的永恒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历史、生活和自然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在唐末宋初社会动荡中所保持的一份淡定与超脱。

收录诗词(431)

徐铉(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江东谓之“韩徐”

  • 字:鼎臣
  • 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
  • 籍贯:广陵(今江苏扬州)
  • 生卒年:916年—991年

相关古诗词

九月三十夜雨寄故人

独听空阶雨,方知秋事悲。

寂寥旬假日,萧飒夜长时。

别念纷纷起,寒更故故迟。

情人如不醉,定是两相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十日和张少监

重阳高会古平台,吟遍秋光始下来。

黄菊后期香未减,新诗捧得眼还开。

每因佳节知身老,却忆前欢似梦回。

且喜清时屡行乐,是非名利尽悠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寄李啸村四首(其四)

修竹千竿酒百樽,华林江左旧名园。

共君相约年年醉,世上升沈安足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又和八日

微云疏雨淡新秋,晓梦依稀十二楼。

故作别离应有以,拟延更漏共无由。

那教人世长多恨,未必天仙不解愁。

博望苑中残酒醒,香风佳气独迟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