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送王鹏举之茅山

茅家兄弟坐三峰,三峰偃蹇犹蛇龙。

灵源泉香见客笑,丹光夜夜如金镕。

分明英气妙毓物,黄连苍术青重重。

美石凝脂白欲堕,腰围虹玉才枞枞。

故人今赋茅山去,作簿岩邑宜登庸。

思宣城向戎幕,我陪骢马俄相逢。

乱离萍梗得慰藉,剪烛满泛玻瓈钟。

后来筮仕各异县,引领迢递何由从。

龙凤九年闰三月,我临千里当侯封。

方期接手话乡曲,顿洗十年尘土胸。

胡为趣装又惨别,老兵前导雕弓彤。

薇垣屹立秉清裁,五色威凤鸣??。

似闻嘉惠在汤沐,岂比寻常称句容。

君不见茅山之歌歌未已,邮亭歌尽君应起。

江湖秋水雁南飞,为我音书传数纸。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茅山兄弟间的深厚情谊和友人王鹏举即将前往茅山的场景。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茅山的雄奇景色,如“三峰偃蹇犹蛇龙”、“灵泉”、“丹光”,展现出山川的灵秀与神秘。同时,通过赞美茅山的药材和美景,暗示了友人的才华和未来可能的仕途发展。

诗中提到“故人今赋茅山去,作簿岩邑宜登庸”,表达了对王鹏举的鼓励和期待,希望他在外任职能有所作为。诗人回忆自己与王鹏举的相遇,以及战乱中的相互慰藉,情感真挚。然而,离别之际又充满了不舍,“胡为趣装又惨别”。

最后,诗人以“龙凤九年闰三月”预示着未来的重逢,期待与王鹏举分享家乡的故事,洗净彼此的尘土。而“邮亭歌尽君应起”则寄寓了对友人远行后能传递音讯的期盼。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珍视,又有对友人前程的祝福,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302)

唐桂芳(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李景晖上滩歌

昔我返棹两浙间,尽日傲兀愁长滩。

波悬石很各斗险,骊龙梦愕探珠难。

雷奔太空意匈匈,组贯杂佩声潺潺。

直疑深入水仙府,肌肤乍脱冰茧寒。

我家溪滨号古歙,溯流之玄溪曲折。

每看老梢踏危桅,蝼蚁排行猿过捷。

有时倒似饮水熊,肩摩分寸争奇雄。

寸寸欲进退盈尺,自嗟辛苦筋力穷。

儿伏斗心尤屈强,此身?踔下复上。

蒲帆猎猎候风信,风正南来转东向。

杀羊沽酒赛江神,洗足高歌谢惆怅。

君不见人鲊瓮头不忍听,亭名志喜心始平。

是中岂无娄师德,忠信可恃仍战兢。

钝如水马忙若箭,迟速百年随所见。

终期李郭坐舟中,紫髯丹脸许相同。

形式: 古风

题李荣卿潇湘八景图

老夫酷爱山水奇,十年闭户添白髭。

李侯何从购此本,纸面拂拭含清漪。

乃知鬼工凿浑沌,故设险阻东西陲。

君山突兀高万仞,青草洞庭两接之。

歌骚敬吊湘累者,贾谊继赋情尤悲。

客有剧谈八景胜,我言景胜端何为。

山市晴岚翠欲滴,行人早发饭已炊。

泥深路滑行不得,鹧鸪渺渺啼雄雌。

苍茫稍至渔村上,日脚倒射光如筛。

青天无垠水作界,一株乌桕当疏篱。

几回钟声出烟寺,每被风约来迟迟。

焚香供佛上方事,岂料梦破愁先随。

须臾平沙十数雁,嗷嗷祗为稻粱饥。

不独江南羁旅恨,亦有人间兄弟思。

远浦帆归就昏黑,傲兀喜脱风波危。

滩头解缆系石角,舟藏夜壑人未知。

尚忆潇湘听骤雨,斑斑染尽修篁枝。

南巡不返二妃从,至今云锁认九疑。

最是岳阳赊月朗,洞宾邀我鹤背骑。

葫芦细泻银汞走,上下一色同琉璃。

有时霏霏雪花集,雪花席大惨粟肌。

冰澌寒鳞价烂贱,何用袅袅丝竿垂。

呜呼乱离兵燹无,图本谁能下笔追。

郭熙汪生摸搭入神品,重楼曲槛相蔽亏。

嗟予遐陬生局促,空令想像神四驰。

还公此画三太息,江长目断心力疲。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题程经历纪异诗卷

堂堂六合久一家,万国幅员时所化。

奈何物众生萌蘖,龙虬起戳纷争拿。

淮西军来乙未岁,和州杀人乱於麻。

程氏父子当患难,思之咄咄良可嗟。

小儿肩项俱被刺,大儿胁断眼缬花。

解衣盘礴事卤掠,剪鬒漆黑垂鬖髿。

惟馀翁媪匿舍后,冷风淅淅吹蒹葭。

是时刁斗夜将半,兄持弟抱屯似蛙。

兄也永诀已入井,弟也匍匐归路赊。

可邻翁媪纵获免,生儿如此忧未涯。

苍黄不独陈叔宝,亦有视死同泥沙。

须臾翁媪各返舍,崭然二子喜倍加。

哀哉媳妇耻受辱,淋漓血凝明丹霞。

长儿长媳今奄弃,设位祭酒杂果楂。

呜呼一门聚骨肉,或生或死数岂差。

幕宾敬甫人注仰,美誉莹洁玉不瑕。

仲庸劬书得奇语,直拟盘诰追聱牙。

有时上堂称寿考,后先袍笏众口誇。

起居夫人年六十,康强端待孙扶车。

伊予丁酉避草莽,稚雏学字方涂鸦。

东西暌离苦绝食,五日骨瘦穷槎枒。

偶观叙论重感慨,鼻拥双涕流横斜。

形式: 古风

仁仲学正见予竹冠蓬鬓形状偻伛无异八十

春来多病患疮痏,跬步须论千万里。

踯躅蹒跚形也偻,如遇躄者妇启齿。

竹冠野服发垂耳,手执枯藤坐复起。

奈何冷眼程夫子,诮予九九年差是。

君不见太公偶然钓渭水,曰载后车命之矣。

霜摧雪虐百草死,桧柏参天翠如洗。

代间胡公百不理,邻家得酒且欢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