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闻义阇梨

平昔常闻溪口路,重山复水去无穷。

禅馀试问舟人看,几宿还能到剡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翻译

我常常听说溪口那条路
重重叠叠的山和连续不断的水无边无际

注释

平昔:过去常常。
溪口路:溪口的道路。
重山复水:层层叠叠的山和连绵的水。
去无穷:延伸到无尽之处。
禅馀:参禅结束后。
舟人:船夫。
看:询问。
几宿:多少个晚上。
剡中:剡县,古代地名,今浙江嵊州一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远方禅寺的向往和对路程的好奇。"平昔常闻溪口路,重山复水去无穷",诗人回忆起过去常常听说的溪口之路,沿途重重叠叠的山峦与连绵的水域似乎没有尽头,展现出旅程的遥远和艰辛。接着,他询问划船的人,"禅馀试问舟人看,几宿还能到剡中",在参禅之余,流露出对到达目的地的期待,想知道还需要多少个夜晚才能抵达剡中的禅寺。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旅途的诗意感受,透露出一种宁静淡泊的心境。林逋作为宋代隐逸诗人,其作品常以山水、孤芳自赏为主题,这首诗也不例外,体现了他的隐逸风范。

收录诗词(321)

林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 生卒年:967一1028

相关古诗词

寄梅室长

君家先祖隐吴门,即日追游往事存。

若向明时奏飞牍,并将康济息元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晚春寄示茂才冯彭年

头上酒巾为长物,据梧微咏意无涯。

人生行乐知能几,但见春风满路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清河茂才以良笔并诗为惠次韵奉答

郊翰秋劲愈于锥,筠管温温上玉辉。

聊为夫君一栖阁,老来驽缓久知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猫儿

纤钩时得小溪鱼,饱卧花阴兴有馀。

自是鼠嫌贫不到,莫惭尸素在吾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