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毛氏节烈歌

君就木,妾坠楼,此心一日为千秋。

死同穴,谷异室,此心十年如一日。

严滩新冢高崔嵬,一棺两圹同时开。

祝宗祈死亦太拙,粒米不入生何来。

经旬礼佛饥无怠,正气在中能不馁。

重泉一笑好相迎,易箦之言今尚在。

吾翁吾父幸勿悲,舍生取义当如斯。

承祧有子墓有碑,一死较胜坠楼时。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方毛氏节烈歌》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通过对方毛氏的描述,展现了其对爱情与道德的坚守,以及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诗中首先描绘了方毛氏与丈夫的悲剧性结局:“君就木,妾坠楼”,表达了两人因情深而共赴黄泉的决心。接着,“此心一日为千秋,十年如一日”强调了他们情感的永恒与坚定。随后,诗人通过“严滩新冢高崔嵬,一棺两圹同时开”这一场景,展现了两人合葬的情景,进一步强化了他们的爱情与忠诚。

“祝宗祈死亦太拙,粒米不入生何来”一句,表达了对传统迷信的批判,暗示了方毛氏选择以死明志的勇气和决心。接下来,“经旬礼佛饥无怠,正气在中能不馁”则赞美了她在生命最后阶段的坚韧与信仰的力量。

“重泉一笑好相迎,易箦之言今尚在”描绘了她对未来的乐观态度,以及对死亡的坦然接受。最后,“吾翁吾父幸勿悲,舍生取义当如斯。承祧有子墓有碑,一死较胜坠楼时”表达了对父母的安慰,以及对后世子孙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继承先人的精神,勇敢地面对生死,追求正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方毛氏及其家庭的高尚情操和对理想追求的执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生命、爱情、道德与生死问题的深入思考。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镇海楼同梁药亭送黄忍庵归太仓毛会侯归严州季伟公归杭州分得都字

重构飞楼壮此都,朝台送客又吾徒。

文章未沫张丞相,霸气全销越老夫。

万壑归潮明槛外,千峰凉雨散城隅。

天涯一别分吴越,后会苍茫定有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哭王础尘十首(其一)

素车相送粤江边,生死论交二十年。

牛斗之间光尚在,如何埋得向黄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哭王础尘十首(其二)

武昌江上覆舟时,天道悠悠莫可知。

总是人间不成事,廿年重活更何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哭王础尘十首(其三)

金台建业两纷纷,麦秀成歌昔所闻。

欲望龙髯无处所,东西南北且为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