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至宜州次韵上酬七兄

烟中一线来时路。极目送,归鸿去。第四阳关云不度。山胡新啭,子规言语,正在人愁处。

忧能损性休朝暮。忆我当年醉诗句,渡水穿云心已许。暮年光景,小轩南浦,同卷西山雨。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翻译

来时的路如一条细线从云烟中蜿蜒而出,极目远送大雁归去。云儿也过不了这第四重阳关。忽然听到山中禽鸟重新唱响,杜鹃鸟悲啼,这时正是我满腹愁怨的时候啊。
忧伤损性,不要早晚被它所折磨,回忆起我当年喝醉时候写下的诗句。渡过千山万水,穿过重重云海,心已许定。(只希望)暮年时候能在南浦小屋中,卷帘赏那西山之雨。

注释

第四阳关:当为宜州附近关名。
山胡:鸟名。
啭:鸟婉转地叫。
子规:杜鹃。
渡水穿云:指归鸿。
轩:有窗的长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青玉案·至宜州次韵上酬七兄》。它描绘了一幅烟雨迷蒙的画面,诗人通过“烟中一线来时路”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友人的思念。"极目送、归鸿去"写出了离别之情,鸿雁离去象征着友人远行,而“第四阳关云不度”则暗示了路途遥远,难以逾越。

接着,诗人借“山胡新啭,子规言语”营造出凄凉的氛围,以鸟鸣声衬托人的愁绪。“正在人愁处”直接点明了诗人心中的忧虑。他劝告自己不必终日忧愁,因为忧虑会损耗人的性情,但他仍然难以忘怀过去醉酒时的豪言壮语,那些曾跨越山水的决心。

最后,诗人感慨岁月如流,“暮年光景”、“小轩南浦”、“同卷西山雨”描绘出晚年的生活场景,雨声与自己的心境相映,更显孤独与沧桑。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人生的感慨。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南乡子(其四)

卧稻雨馀收。处处游人簇远洲。

白发又扶红袖醉,戎州。乱折黄花插满头。

青眼想风流。画出西楼一帧秋。

还把去年欢意舞,梁洲。塞雁西来特地愁。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南乡子.重阳日宜州城楼宴集即席作

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

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南乡子(其三)

黄菊满东篱。与客携壶上翠微。

已是有花兼有酒,良期。不用登临恨落晖。

满酌不须辞。莫待无花空折枝。

寂寞酒醒人散后,堪悲。节去蜂愁蝶不知。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南乡子(其一)

招唤欲千回。暂得尊前笑口开。

万水千山还么去,悠哉。酒面黄花欲醉谁。

顾影又徘徊。立到斜风细雨吹。

见我未衰容易去,还来。不道年年即渐衰。

形式: 词牌: 南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