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占春芳·金盆濯发》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董以宁所作,描绘了一幅细腻而生动的女子洗发场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古代女性日常生活的温馨与雅致。
首先,“看翠雨,香缭绕”,开篇即以“翠雨”形容女子洗发时水珠轻盈落下,仿佛细雨般轻柔,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香缭绕”则暗示了洗发时使用的香料,香气弥漫,增添了几分神秘与优雅。
接着,“乱绾正三分,斜插牙梳欲堕,云边钩月初新”,这一句通过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女子洗发后梳理头发的过程。乱发被巧妙地绾成三分,斜插的牙梳似乎即将滑落,暗示了女子动作的轻盈与自然。同时,“云边钩月初新”以月亮比喻女子的长发,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与温柔。
“待洗忽含颦”一句,通过女子在等待洗发时的微妙表情变化,表现了她对美的追求与期待,同时也透露出一丝羞涩与期待的心情。
最后,“为檀郎、银剪留痕。遮藏且唤双鬟去,莫捧金盆。”这里,“檀郎”是古代女子对心上人的昵称,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向往与期待。银剪留痕,暗示了女子在等待爱人到来时的耐心与期待。而“遮藏且唤双鬟去,莫捧金盆”则是女子在等待过程中的一丝小动作,既体现了她的细心与体贴,也暗示了她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保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描绘了女子洗发的场景,更深层次地展现了其内心世界的情感波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情感温度,让人感受到古代女性的温婉与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