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公子去疾侍平章鲁公归蜀

所羡还乡乐,兹行得侍亲。

鲁公黄阁旧,宣诏紫泥新。

给传舟车备,承筐玉币陈。

会灵奔岳渎,移次动星辰。

父老怀遗爱,朝廷眷大臣。

百年轻重计,一舸去留身。

子职共承重,亲知嘱谕谆。

行庖供膳早,张燕进觞频。

宝瑟调银甲,雕盘脍玉鳞。

云林还吊古,风物独伤神。

地势金城壮,山光锦浪匀。

江喧初上峡,树远欲通秦。

牛女天河夜,鱼龙野水春。

丰碑临奰屃,高冢抚麒麟。

侧听歌淇澳,犹闻起渭滨。

上尊罗甲帐,仙仗拥蒲轮。

朽栎依琼树,飞华恋锦茵。

峨眉寻旧约,谷口卜劳邻。

愿结香山社,终陪绿野宾。

相期无远别,万里月随人。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大欣的《送赵公子去疾侍平章鲁公归蜀》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与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诗中描绘了赵公子即将前往蜀地侍奉鲁公,诗人对其归途中的种种安排与期待,充满了对友人的关怀与祝福。

首句“所羡还乡乐”,表达了对归乡之乐的向往,预示着赵公子此行的目的与心情。接着“兹行得侍亲”点明了此行的重要意义——侍奉亲人,体现了孝道与亲情的深厚。

“鲁公黄阁旧,宣诏紫泥新”两句,通过历史人物与皇家礼仪的描绘,既展示了鲁公的显赫地位,也暗示了赵公子此行的重要性和荣耀。

“给传舟车备,承筐玉币陈”则具体描述了为赵公子准备的行装与礼物,显示出对此次出行的重视与周到安排。

“会灵奔岳渎,移次动星辰”运用夸张的手法,形容赵公子此行的重要性,仿佛连天地星辰都为之移动,增添了诗的浪漫色彩。

“父老怀遗爱,朝廷眷大臣”表现了赵公子在家乡与朝廷的双重身份与影响力,以及人们对他的怀念与敬仰。

“百年轻重计,一舸去留身”表达了对赵公子人生选择的理解与尊重,既有对未来的深思熟虑,也有对当下行动的坚定。

“子职共承重,亲知嘱谕谆”强调了赵公子作为子女的责任与家庭的嘱托,体现了传统儒家伦理中的孝悌之道。

“行庖供膳早,张燕进觞频”描绘了赵公子归途中受到的热情款待,体现了人情的温暖与礼节的周全。

“宝瑟调银甲,雕盘脍玉鳞”通过音乐与美食的描写,展现了归途中的愉悦与奢华,同时也寓意着赵公子生活的高雅与品位。

“云林还吊古,风物独伤神”表达了赵公子在旅途中对过往历史的追忆与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

“地势金城壮,山光锦浪匀”赞美了蜀地的壮丽风光,展现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与赞叹。

“江喧初上峡,树远欲通秦”描绘了赵公子归途中的地理景象,既展示了旅途的艰辛,也蕴含了对未知的探索与期待。

“牛女天河夜,鱼龙野水春”通过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与春天的生机勃勃,寄托了对美好爱情与生命活力的向往。

“丰碑临奰屃,高冢抚麒麟”通过历史遗迹的描写,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与缅怀,同时也寓意着赵公子此行将留下自己的足迹与名声。

“侧听歌淇澳,犹闻起渭滨”引用古代诗歌中的典故,进一步丰富了诗的内涵,表达了对文学与文化的传承与致敬。

“上尊罗甲帐,仙仗拥蒲轮”描绘了赵公子归途中的仪仗与排场,体现了其身份与地位的尊贵。

“朽栎依琼树,飞华恋锦茵”以自然界的植物与花卉比喻赵公子与友人间的深厚情感,即使时光流逝,这份情谊依然如花般美丽。

“峨眉寻旧约,谷口卜劳邻”表达了赵公子与友人之间的约定与未来相聚的期待,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未来相聚的憧憬。

“愿结香山社,终陪绿野宾”表达了诗人希望赵公子能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结社,共同享受田园生活的愿望。

“相期无远别,万里月随人”最后两句表达了对赵公子归途的祝愿与期待,无论距离多远,心中总有月光照耀,象征着友情与思念的永恒。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不仅展现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融入了对自然、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思考与感悟,是一首充满人文情怀与艺术魅力的佳作。

收录诗词(57)

大欣(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徙南昌,俗姓陈。九岁出家。博通经典,旁及儒家道流百氏之说。居杭州之凤山,迁中天竺,又主建康集庆寺。文宗天历初,被召赴阙,特赐三品文阶,授太中大夫。顺帝时受命校正《禅林清规》。有《蒲室集》

  • 号:笑隐
  • 籍贯:江州
  • 生卒年:1284—1344

相关古诗词

次韵张梦臣侍御游蒋山五十韵

胜游还送客,秋日净郊原。

别酒欢逾洽,行厨礼不烦。

枫林生晚吹,鞠沼媚晨暾。

满座金貂贵,斯人玉雪温。

丝纶承异渥,黼黻进嘉言。

宥密皇猷重,才华大雅浑。

披云帘挂玉,前席锦为墩。

接武夔龙地,冥怀雁鹜村。

外台分重寄,南服占名藩。

登麦初横榻,迎春及赐幡。

凭高荒壝没,吊古断碑昏。

种竹期招凤,寻僧共听猿。

洞呀狞蟒化,海立怒鹏鶱。

珠钿沉眢井,金铺委坏垣。

国初遗老在,江表故家蕃。

及物多膏泽,为邦固本根。

化行民自信,身退道弥尊。

美俗时丕变,吾人溺可援。

山川还寂寞,岁月去翩翻。

废馆弦声绝,虚龛绘像存。

苔斑饥鼠走,梅卧野蜂屯。

除道看骢马,来仪集采鸾。

传呼惊鹿铤,笑语答江喧。

抚迹多遗恨,怀人欲断魂。

驭风宁有待,斲垩妙无痕。

师表儒林盛,贤劳王事敦。

不求金跃冶,但爱土为埙。

陈宝徒祠雉,柏温苦化鼋。

青山随地好,朱实著霜繁。

克味和椒桂,同馨佩芷荪。

衡庐肩可拍,参井手先扪。

说剑双龙吼,挥毫万马奔。

筑台先自隗,学圃耻如樊。

破衲多年冷,穷檐傍午暄。

不才甘朽栎,何幸枉高轩。

芜秽烦芟制,泥涂赖力掀。

班扬锋远避,屈贾气还吞。

举世怀燕石,惟吾重鲁璠。

三光开浑沌,万派出昆崙。

喜接东山屐,叨陪北海尊。

辱知荣篚帛,怀德报壶飧。

多稼欣逢岁,嘉蔬更满园。

云霄翔鹳鹤,溟渤偃鲸鲲。

寒士勤嘘拂,诸生淑讨论。

望尘趋末路,立雪候重阍。

缘忝三生旧,心冥万化元。

棠阴思召伯,柳色忆王孙。

精卫惭填海,神鳌力负坤。

他时愁远别,此意竟难谖。

嵩华相从去,重窥玉女盆。

形式: 排律

述怀送观空海归临川七十韵

幼慕空门贵,高踪世可遗。功名轻阀阅,尘土岂磷?。

澄观难居俗,汤沐不废诗。

三生犹有习,四海岂无师。

身去江湖远,山空雷雨垂。

诸方惊老宿,同舍走群儿。

素昧平生愿,居然会面期。

解牛须肯綮,相马必权奇。

壮业期轩轾,新功日倍蓰。

气豪空虎穴,战胜失鱼丽。

五载灵溪寺,千章白雪词。

清游忘旦暮,物论不瑕疵。

奎画前朝秘,清霜古佛规。

岩空狐有塔,山古寺无基。

松燎供宵读,芹香助午炊。

冻泥蛙似蟹,春雨菌如芝。

远客愁猿狖,村童抱鹿麛。

云藏吴猛庙,雷护柳公碑。

物色纷难数,雄材应接疲。

愿终盘谷隐,耻事北山移。

未觉欢娱尽,深蒙造物私。

寒岩徒刻画,元气忽淋漓。

共喜师门盛,何嗟友道暌。

青山吴甸没,白水楚天涯。

落日三年望,浮云两地思。

驿书劳白雁,贞信卜玄龟。

果尔期鸡黍,同心感铁镃。

群公来杂遝,馀子去委蛇。

风日矜神骏,云霄刷羽仪。

古今存道统,师友得纲维。

今代谁潜子,宗门一器之。

联芳端不忝,清要合如斯。

自许奔流象,何知测海蠡。芟夷开朴?,洗涤脱疮痍。

吊古多閒暇,登临甚忸怩。

山河秦百二,宫阙汉罘罳。

黄壤侵铜狄,春风动兔葵。

林苏俱异物,标昼不同时。

志大交难合,歌长声愈悲。

近人山拥座,照席月临池。

正拟追金玉,方将脱絷羁。

不才还涉世,中道遂分岐。

相失嗟狼狈,无谋哂鷾鸸。

交情淡于水,真味美如饴。

衣绽寒分絮,囊空远贷赀。

鸰原兄弟急,犴狱简书疑。

仁者应无敌,将军自数奇。

波涛孤梗汎,风雨一巢危。

亡命怜张俭,逃生愧范雎。

百年俱缱绻,千里许驱驰。

誓欲同生死,那能顾渴饥。

推恩岂望报,菲德竟何为。

吾道悬孤注,丛林尖一夔。

老师甘屏弃,弟子颂期颐。

逝水归东壑,流光及崦嵫。

空馀匠石斲,谁善宰夫胹。

行独招群忌,名高得谤随。

长鸣悲病鹤,老气卧孤罴。

入室犹横榻,承颜或奉匜。

楼孤金驿远,河直玉绳攲。

未厌从师乐,其如念母慈。

江云连䆉稏,山雪湿茅茨。

短世惊炊黍,成功付覆棋。

何曾犀首贵,空作虎头痴。

白日真成去,青春有别离。

风烟辞北固,江汉抱南箕。

浪稳馋蛟睡,天长白鸟迟。

乡关迷远近,云树暗参差。

幸喜收蛮獠,于今静鼓鼙。

诗成须数寄,清响播埙篪。

形式: 排律

送何彦敬赴山东宪幕

风物中州美,人材圣代优。

恢恢光岳合,肃肃羽仪修。

省署千官盛,台纲众目收。

诸公多汲黯,文掾独何休。

健笔回天险,精机洞鬼幽。

霆奔群蛰奋,鳌负五山浮。

责己常存恕,知人庶寡尤。

平生周礼乐,后世鲁春秋。

西极销锋镝,坤维得缀旒。

元功推卫霍,首罪窜共兜。

陈宝无祠雉,桃林已放牛。

九天行日月,一命重山丘。

幕府非閒散,山东且胜游。

飙车驰羽檄,霜刃避吴钩。

白下诸侯酒,淮南使者舟。

风清捎退鹢,月冷动潜虬。

历数无双士,谁为第一流?

托交惭素昧,道术得相求。

尘土缁衣涴,山林白发羞。

送君因有感,暮色起沧洲。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佛智师归仰山

早发扶舆拜,灯明爱白头。

故乡元自好,游子独淹留。

壮业真何用,孤怀未忍休。

始终存众望,不敢畏离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