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卷地风抛市井声,病夫危坐了清明。
一帘晚日看收尽,杨柳微风百媚生。
这首诗描绘的是清明时节诗人陈与义在病中所见的景象。首句"卷地风抛市井声"生动地展现了清明时节街头巷尾的热闹声音被疾风吹散,如同被卷入天际,反映出城市的喧嚣与活力。然而,诗人身处病榻,只能"危坐",静观这一幕。
接下来的"一帘晚日看收尽",诗人透过窗帘缝隙,凝视着夕阳缓缓落下,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一天的结束。"一帘"二字富有画面感,晚日的余晖透过薄薄的帘幕,显得格外温柔而凄美。
最后,"杨柳微风百媚生"以杨柳和微风作结,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气息和生机。杨柳轻摇,微风拂面,仿佛带着无尽的柔情,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春意盎然的韵味。诗人以病弱之身,却能感受到自然之美,足见其心境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清明时节的独特感受和对生命的感慨。
不详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邺城台殿已荒凉,依旧山河满夕阳。
瓦砾却镵今日砚,似教人世写兴亡。
乱眼龙蛇起平陆,前身羲献已黄墟。
客来空认袁公额,泪尽惭无杨恽书。
天上房星空不动,人间画马亦难逢。
当年笔下千金鹿,此日窗前八尺龙。
人间跌宕简斋老,天下风流月桂花。
一壶不觉丛边尽,暮雨霏霏欲湿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