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饮马长城窟》是明代诗人杨光溥所作,通过描绘一位英勇战士远离家乡,征战边疆的壮烈场景,展现了其为国捐躯的决心与豪情。
诗中开篇“辞家日已远,胡雁飞南征”,以雁南飞的景象隐喻战士离家远征,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未知感。接着“炯炯铁兜牟,散被缦胡缨”两句,通过战士装备的描写,展现其英勇无畏的形象。随后,“仰视天山雪,俯涉交河冰”描绘了战场环境的艰苦,暗示战斗的激烈与残酷。
“匈奴未歼夷,壮士无归情”表达出战士对于战争的执着与决心,即使面对强大的敌人,也毫不退缩。“结发习韬略,胸中有奇兵”则赞扬了战士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宝剑双辘轳,秋莲出匣明”运用比喻手法,形容战士手中武器的锋利与精良,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战斗将是一场激烈的较量。
“报国思殒躯,蹀血单于庭”表达了战士为国捐躯的崇高理想,即使在敌人的领土上牺牲,也在所不惜。“岂以虏阵强,令我心胆惊”强调了战士面对强敌的勇气与决心,不因恐惧而退缩。“刻期斩贤王,结束奋先争”表现了战士对胜利的渴望和对敌人的决心,誓要斩杀敌方首领,赢得战斗的最终胜利。
最后,“功成不受赏,千载麒麟名”表达了战士对于荣誉的淡泊,更看重的是历史的铭记与后世的赞誉,体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国家的忠诚。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强烈的对比,展现了战士的英勇、智慧、牺牲精神以及对国家的忠诚,是一首充满激情与力量的边塞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