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万里藏云境界宽,仙源江上起峰峦。
莺啼翠柳三春暖,松隐清风六月寒。
飞雁忽惊天柱过,蛰龙犹向石潭蟠。
宦游争道兹岩好,林下何曾得共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壮丽的自然景象,以萧岩为背景。"万里藏云境界宽"展现了山势的辽阔与云雾缭绕的神秘感。"仙源江上起峰峦"则点明了山川位于江边,犹如仙境般迷人。
"莺啼翠柳三春暖"通过莺鸟的鸣叫和翠柳的嫩绿,渲染出春天的生机盎然和温暖气息。"松隐清风六月寒"则以松树和清风暗示即使在炎热的六月,山中仍有清凉之感。
"飞雁忽惊天柱过"借飞雁穿越天际的瞬间,增添了动态的意象,让人想象山的高耸。"蛰龙犹向石潭蟠"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神秘生物,如龙潜伏在石潭,增添了神秘色彩。
最后两句"宦游争道兹岩好,林下何曾得共欢"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向往在这样的山水之间寻找心灵的宁静和欢乐,流露出归隐之意。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生活的超脱之情。
不详
寰中风穴不一处,斯井乳化能伏流。
暗接高源常秘惜,不离陌路自清幽。
土囊空艳高人赋,水品难逢处士收。
宴坐岩头默斟取,清凉此意与谁谋。
到官处处须寻胜,惟此合阳无胜寻。
赤水有山仙甚古,跻攀聊足到官心。
有风还自掩,无事昼常关。
开阖从方便,乾坤在此閒。
落叶蝉声古渡头,渡头人拥欲行舟。
别离情似长江水,远亦随公日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