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赵屯

芦花一股水,弭楫日已暮。

山间闻鸡犬,无人见烟树。

行逐羊豕迹,始识入市路。

菱芡与鱼蟹,居人足来去。

渔家无乡县,满船载稚乳。

鞭笞公私急,醉眠听秋雨。

形式: 古风

翻译

芦苇花开满水面,划船渐近黄昏时。
山中传来鸡鸣狗吠声,却不见炊烟和树木。
沿着羊猪踩出的小径前行,才找到通往市集的道路。
菱角、芡实和鱼蟹丰富,居民们来去自如。
渔家没有固定的乡县,船上满载着幼小的孩子。
无论是官府还是私人催促,他们醉眠中听着秋雨声。

注释

芦花:芦苇花。
弭楫:划船。
鸡犬:鸡和狗。
烟树:炊烟和树木。
入市路:通往市集的道路。
菱芡:菱角和芡实。
鱼蟹:鱼和螃蟹。
乡县:乡里。
稚乳:幼儿。
鞭笞:鞭打督促。
醉眠:喝醉后入睡。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黄庶在宋代赵屯的一次行程。首句“芦花一股水”,以芦花和流水为背景,展现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自然景象。接着,“弭楫日已暮”描绘出舟行时间之长,暗示旅途的艰辛和孤独。

“山间闻鸡犬,无人见烟树”进一步渲染了乡村的寂静,只有鸡犬之声,远处的炊烟袅袅,显得人烟稀少。接下来的“行逐羊豕迹,始识入市路”描述诗人跟随动物的踪迹找到了进入村庄的小路,反映出乡村生活的朴素和自然。

“菱芡与鱼蟹,居人足来去”写出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物资丰富,人们在此自给自足,生活简单而富足。诗人观察到渔船上载满了孩子,表现出渔家生活的温馨和淳朴。

最后两句“渔家无乡县,满船载稚乳。鞭笞公私急,醉眠听秋雨”揭示了渔夫们远离官府管辖,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即使忙碌,也能在秋雨中安然入睡,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的亲近。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赵屯乡村的宁静、质朴和渔家生活的独特韵味,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欣赏。

收录诗词(168)

黄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黄湜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历佐一府三州,皆为从事。后摄知康州。工诗。有《伐檀集》

  • 字:亚父
  • 籍贯:宋洪州分宁

相关古诗词

探春

春色若有价,黄金量山丘。

几拟把酒吟,浪欲开口酬。

今朝庭柳枝,拗折丝已柔。

东风弄五色,渐落草木稠。

我营赏春资,瓮盎蚁已浮。

山川天开画,祇拟酩酊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筇竹杖

琴鹤为友朋,出入常拂拭。

生来节便高,故有扶危力。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职]韵

喜雨上文相公

火神侵官弄胸臆,青帝欲满勾芒慵。

骄阳暴苗不得秀,风俗相顾无颜容。

我公裨补造化手,乞许暂息平奸骢。

西湖景好天子借,讼简朝夕临青铜。

忽窥庭民有旱色,辍寝废饭忘巾筇。

访求雩法得古本,若可舒卷阴阳功。

除坛规土锸未动,精意已与神耳通。

雷官风师不敢息,先时奔走鞭群龙。

稚苗霶霈饱哺乳,一夕换得千里丰。

老幼欢呼相公雨,喜气酝酿为和风。

一封朝缄万室意,慰减焦思宽九重。

选牲祀龙益倾倒,大宅不满犹忡忡。

朴愚幕吏解公意,期雨沾足环海中。

不以一郡喜为喜,喜忧天下公之公。

形式: 古风

喜雪

长安雪一尺,朝扉失南山。

坐喜疾疫消,敢避衣褐单。

关中西征后,所向饘粥悭。

去年新钱敝,千里成彫残。

漫漫丰穰候,风俗开客颜。

秦人饱稼穑,共望仓廪宽。

幕府俸薄少,藜藿日满盘。

明年麦定好,慰喜聊加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