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华.碧桃,依玉笥山人平仄二体

天台倦客。讶世外神仙,亦换颜色。

泪雨旧红,愁访曾来踪迹。

占伊露倩烟柔,一段媚香娇滴。

春风面、寻思去年,又恐轻识。而今认道非昔。

恁自托情根,丰韵都隔。甚似看朱,还眩镜暖脂湿。

怅绝背影窥时,夹竹枉猜消息。

牵断藕,秋丝画裙胜得。

形式: 词牌: 露华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天台倦客对世外仙境的感慨与追寻。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层次,将自然界的美丽与人物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哀婉又含蓄的氛围。

首先,“天台倦客”这一形象设定,暗示了主人公对现实世界的厌倦与逃避,渴望寻找一个超脱世俗的仙境。然而,“讶世外神仙,亦换颜色”,这句转折,揭示了即使在理想化的仙境中,也存在着变化与不完美,暗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

“泪雨旧红,愁访曾来踪迹”,通过“泪雨”和“旧红”的意象,表达了主人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失落。这里的“愁访”不仅指寻找过去的足迹,更深层地表达了内心的忧愁与思念。

“占伊露倩烟柔,一段媚香娇滴”,这一句通过“占伊”、“露倩”、“烟柔”、“媚香”等词,生动描绘了仙境中的景致,充满了温柔与娇媚的气息,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春风面、寻思去年,又恐轻识”,这里通过“春风面”这一比喻,将主人公的面容比作春风般温柔,同时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往记忆的珍惜与担忧。

“而今认道非昔。恁自托情根,丰韵都隔”,这两句揭示了主人公对当前与过去的对比,以及对情感世界变化的无奈与感慨。通过“非昔”、“情根”、“丰韵都隔”等词,展现了情感的深刻变化与距离感。

“甚似看朱,还眩镜暖脂湿”,这一句通过“看朱”与“眩镜”等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情感的复杂与矛盾,以及面对情感时的困惑与挣扎。

“怅绝背影窥时,夹竹枉猜消息”,这两句表达了主人公在追寻与失落之间的心境,通过“怅绝”、“背影”、“窥时”、“夹竹”等词,营造了一种既绝望又充满期待的氛围。

“牵断藕,秋丝画裙胜得”,最后两句以“藕断丝连”的比喻,表达了情感的难以割舍与持久,同时通过“秋丝画裙”这一形象,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细腻与复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的巧妙融合,展现了对理想与现实、过去与现在、情感与自我之间的深刻思考与探索,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62)

裴维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露华

影娇态怯,是含愁媚子,初卸浓妆。

浅脂半没,罗衣紫洞吹香。

阆苑醉怜春色,问玉笙、仙侣茫茫。

偏念取、双成去日,旧曲宫商。

能无怨红人妒,问雪满花笺,谁染巴江。

飘零带雨,只余泪点难忘。

早是艳情都别,怕绿华、除却无双。

春又晚,潭波望彻那厢。

形式: 词牌: 露华

蝶恋花.示叔申

一日新晴三日雨。寒食清明,只是寻常度。

孤负惜花心事苦。乱红都逐东流去。

眼底韶光容易误。独抱箜篌,有恨和谁诉。

酒醒高楼天未暮。斜阳犹在深深树。

形式:

念奴娇.落叶

哀蝉唱断,甚一宵、瘦得青山如许。

已被荒沙收拾了,更被回波卷去。

玉树歌残,铜沟梦短,寒色淹平楚。

秋心满地,夕阳红上无数。

曾记烟景浓春,骄骢归晚,绿遍江南路。

今日西风都不管,只有凄笳送汝。

帘外天低,酒边人远,月黯重楼雨。

秋魂冷未,昏灯一笛无语。

形式:

更漏子.白莲

叶珑珑,花帖帖。睡泥纤纤幺蝶。云澹碧,月微黄。

泪丝弹梦凉。红衣渺,零珰悄。可有踏波人到。

筝语细,酒风停。玉河秋外明。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