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诗《东坡祠》由谢承举所作,通过对东坡祠周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苏轼(东坡)生平事迹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这位宋代文学大家的深深敬仰与怀念。
首联“溪水澄鲜洗蜀丝,溪山飞翠扫峨眉”,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东坡祠所在之地的山水之美。溪水清澈见底,仿佛能洗净世间尘埃;山峦青翠欲滴,如同轻轻拂过峨眉山的轻纱,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氛围。
颔联“文长垂世如悬日,人不忘公故立祠”,将苏轼的文学成就比作高悬于天际的太阳,寓意其作品光照千古,影响深远。同时,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学家,特地建立了祠堂,表达了后人对他的敬仰之情。
颈联“种橘无亭题楚颂,求田有帖勒吴碑”,通过对比的手法,一方面赞扬了苏轼在文学创作上的卓越成就,如同在橘园中题写楚地的诗歌;另一方面,也暗示了苏轼在政治生涯中的追求,如同在田间寻求归隐之乐,留下了吴地的碑刻。这一联既体现了苏轼多才多艺的一面,也反映了他复杂的人生轨迹。
尾联“游踪到处留遗爱,岭表湖南并去思”总结了苏轼一生的足迹和影响。无论他走到哪里,都留下了深深的爱意和美好的回忆,这种情感跨越了岭南和湖南,体现了苏轼作品和人格魅力的广泛传播和深远影响。
整首诗通过对东坡祠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以及对苏轼生平事迹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这位伟大文学家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苏轼作品及人格魅力的永恒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