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祠

溪水澄鲜洗蜀丝,溪山飞翠扫峨眉。

文长垂世如悬日,人不忘公故立祠。

种橘无亭题楚颂,求田有帖勒吴碑。

游踪到处留遗爱,岭表湖南并去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明诗《东坡祠》由谢承举所作,通过对东坡祠周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苏轼(东坡)生平事迹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这位宋代文学大家的深深敬仰与怀念。

首联“溪水澄鲜洗蜀丝,溪山飞翠扫峨眉”,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东坡祠所在之地的山水之美。溪水清澈见底,仿佛能洗净世间尘埃;山峦青翠欲滴,如同轻轻拂过峨眉山的轻纱,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氛围。

颔联“文长垂世如悬日,人不忘公故立祠”,将苏轼的文学成就比作高悬于天际的太阳,寓意其作品光照千古,影响深远。同时,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学家,特地建立了祠堂,表达了后人对他的敬仰之情。

颈联“种橘无亭题楚颂,求田有帖勒吴碑”,通过对比的手法,一方面赞扬了苏轼在文学创作上的卓越成就,如同在橘园中题写楚地的诗歌;另一方面,也暗示了苏轼在政治生涯中的追求,如同在田间寻求归隐之乐,留下了吴地的碑刻。这一联既体现了苏轼多才多艺的一面,也反映了他复杂的人生轨迹。

尾联“游踪到处留遗爱,岭表湖南并去思”总结了苏轼一生的足迹和影响。无论他走到哪里,都留下了深深的爱意和美好的回忆,这种情感跨越了岭南和湖南,体现了苏轼作品和人格魅力的广泛传播和深远影响。

整首诗通过对东坡祠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以及对苏轼生平事迹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这位伟大文学家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苏轼作品及人格魅力的永恒价值。

收录诗词(163)

谢承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谒岳鄂王墓

元命纲常系此身,自江南渡几孤臣。

一门父子死何罪,五国君臣冤不伸。

当道豺狼残宋业,中原麟凤避烟尘。

忠勋细写西山石,说向而今拜墓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吴永年归崇德

百里春江一幅蒲,恬风引浪下三吴。

山城不断南通越,水驿相连北带苏。

行李艳装唯古剑,客庖供馔有新鲈。

烧林桃杏沿堤柳,画舫归人在画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寄史黄门巽仲

湖上辞君雪夜船,诗筒药裹对群仙。

归田录在身将起,封事囊多手自编。

棋赌有堂开别墅,酒醒无石忆平泉。

春风两度华阳约,咫尺烟霞又隔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子仁登台送陈孚之

台上青山台下花,送君春色漫无涯。

香来竹里客庖酒,烟起松间僧舍茶。

凤迹湮随榛莽废,莺声繁杂管弦哗。

碧天远影长江尽,兴逐西风博望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