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展现了佛教文化的广泛传播与深远影响。诗人释道超以“此界西方法一同,西来东土总皆通”开篇,强调了东西方佛教思想的相通与融合,体现了佛教文化跨越地域的普遍性。
接着,“少林密旨传无尽,大藏经文演不空”两句,点出了佛教传承的重要载体——少林寺的密旨与大藏经文,暗示了佛教教义的无穷尽与深远影响。通过“刬草锄云为祖业,敲床拂竖振宗风”,诗人描绘了僧侣们在修行中的辛勤努力与对宗派精神的弘扬,展现了佛教修行的艰苦与坚定信念。
最后,“山中城里皆名刹,却是从前造化工”一句,将目光从僧侣个体的修行转向了佛教建筑的宏伟与历史的积淀,表达了对佛教文化在自然与城市中留下印记的赞叹,同时也暗含了对创造这些奇迹的先贤们的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其在不同地域的传播,也颂扬了僧侣们对佛法的不懈追求与佛教建筑艺术的辉煌成就,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