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罗钦顺所作,名为《大司寇林见素先生朝见之日余适出京承见示谒武夷精舍宿武夷自寿诗凡四首依韵奉答(其四)》中的第四首。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久别重逢的感慨以及对友人长寿的祝愿。
“一酌金陵酒,分飞二十年。” 开篇即以“金陵酒”点明地点,暗示了两人曾在此地相聚饮酒的美好时光,而“分飞二十年”则道出了分别时间之长,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谁教宫漏底,相见烛光前。” 这两句通过“宫漏”和“烛光”这两个意象,描绘了两人在昏暗的烛光下重逢的情景,营造了一种温馨而又略带伤感的氛围。
“海宇公宜寿,尘埃我未仙。” “海宇”指广阔的天地,“公”是对对方的尊称,这里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希望他能长寿。“尘埃”则是自谦之词,表示自己尚未达到神仙般的境界,体现了诗人谦逊的态度。
“春明回首隔,犹荷故人怜。” 最后两句,诗人回忆起春光明媚之时与友人的相聚,虽然现在相隔遥远,但心中仍感激友人的理解与关爱,表达了深厚的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对比,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