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题负薪图》由明代诗人薛瑄所作,通过描绘一位背柴归家的劳动者形象,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艰辛与坚韧精神。
首句“自古诗人咏伐檀”,以“伐檀”这一典故开篇,引出古代文人对劳动生活的吟咏,暗示了劳动主题的悠久历史。接着,“山中不道负薪难”一句,点明了劳动者的日常劳作并不容易,但他们在山中背柴时,似乎并未感到难以承受,体现了劳动者的坚韧与适应力。
“到家远近何须问”则表达了劳动者对于路程远近的淡然态度,他们或许更关心的是如何安全、顺利地完成任务,而非路程的长短。最后一句“行过溪桥路已宽”,以溪桥为转折点,象征着劳动者克服了旅途中的困难,前方的道路变得更为开阔,寓意着他们不仅完成了劳作,也收获了心灵上的满足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劳动者背柴归家情景的细腻描绘,颂扬了劳动人民的辛勤付出和乐观精神,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劳动价值的深刻认识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