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陈列之感春二首(其一)

新年人物自熙熙,綵索青帘到处垂。

日暖桃蹊花落尽,雨深茅屋燕归迟。

登山野屐应频蜡,出郭轻车想载脂。

老境逢春正愁绝,为君援笔强题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诗人李光对新春时节的细腻感受与感慨。诗中通过“新年人物自熙熙”开篇,生动展现了新年之际人们欢聚一堂、喜气洋洋的场景。接着,“彩索青帘到处垂”一句,以彩带和青色酒旗的布置,进一步渲染了节日的热闹氛围。

“日暖桃蹊花落尽,雨深茅屋燕归迟”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春日阳光温暖,桃花已凋谢,而雨水深沉,燕子归巢显得有些迟缓,既表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景象,也暗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静好的感慨。

“登山野屐应频蜡,出郭轻车想载脂”则通过登山和出行的活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以及对生活情趣的追求。最后,“老境逢春正愁绝,为君援笔强题诗”表达了诗人面对年华老去、春天到来时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也有对未来的忧虑,最终以勉励自己或他人的方式,将这份情感寄托于诗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宋代春节的风俗画面,还蕴含了诗人对人生、自然、时间的深刻思考,情感丰富,语言流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522)

李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字泰定,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 字:泰发
  • 号:转物老人
  •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 生卒年:1078年12月16日[1

相关古诗词

次韵陈列之感春二首(其二)

堤柳垂垂拂路尘,长条祇解绊归人。

营巢燕子穿帘急,带雨花枝照眼新。

一壑风烟如可擅,满床书帙未全贫。

狂吟痛饮须公等,枯木庵前草自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四月十四日晚陈列之见顾追凉玩月于东桥之上辄成长句以写一时风景之胜

小桥浮动似乘槎,坐看归牛带晚鸦。

风捲断云飞玉马,水摇明月走金蛇。

影翻凤尾槟榔叶,香散龙涎茉莉花。

绝景胜游仍有伴,不妨流落在天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列之将归温陵以诗告别因次韵送行二首(其一)

相逢海上欲忘年,谁似君家父子贤。

气比金茎吞沆瀣,文如岩壑带云烟。

追随里巷吾无伴,独步诗骚子有权。

青紫他年应俯拾,定中何必问诸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列之将归温陵以诗告别因次韵送行二首(其二)

八年岭海未归人,万里天涯老病身。

久堕黎蛮难择友,频经忧患易沾巾。

我无妙策甘捐叶,子有长才预选抡。

后夜更邀桥上月,为传羲御且停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