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其一)书愿二则

小住碧城楼。霞淡云幽。万花围座不知秋。

约伴绛河修禊去,若木为舟。虹带绕兰篝。

罡气都柔。天风代我上帘钩。

十万青腰齐仰首,第一峰头。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鉴赏

这首《浪淘沙》(其一)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碧城楼小住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浪漫与幻想的气息。

首句“小住碧城楼”,点明了地点,碧城楼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霞淡云幽”两词,描绘了天空中淡淡的霞光和幽深的云彩,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接下来的“万花围座不知秋”,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花团锦簇的世界,仿佛置身于繁花盛开的季节,却不知季节更迭,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沉醉与痴迷。

“约伴绛河修禊去,若木为舟”两句,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一同前往传说中的绛河进行修禊活动的情景。修禊是古代的一种习俗,通常在春季举行,以清洁身心、祈求吉祥。这里以“若木为舟”,即用神话中的若木作为船只,既增添了故事的奇幻色彩,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虹带绕兰篝,罡气都柔”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彩虹环绕着点燃的兰花篝火,罡气(一种神秘的力量)也变得柔和起来。这一场景不仅美丽,还蕴含着一种超脱世俗、接近自然的精神境界。

最后,“天风代我上帘钩,十万青腰齐仰首,第一峰头”四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然的感受。天风代替诗人卷起帘子,十万青色的腰身(可能象征着山峦或树木)向着第一峰头齐齐仰望,这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精神追求的象征。最后一句“第一峰头”,或许暗指心灵的最高境界,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浪淘沙》(其一)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是一首富有想象力和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426)

黄人(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浪淘沙(其二)书愿二则

红出五重楼。山水清幽。众香国里订春秋。

游遍洞天三十六,便放归舟。香梦熨红篝。

月暖风柔。写眉笔配钓诗钩。

都督八洲侯万户,更不回头。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虞美人.白洋纱梅花帐

清如雪里高眠客。遥倚屏山碧。

惊寒鹦鹉唤人时,疑是罗浮翠羽、在横枝。

鲛绡不用熏龙麝。并谢银钩挂。

风欺霜压未曾经,只问何时阴绿、子青青。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湘月.读《西湖志》

波眸山黛,是夷光魂化,天然佳丽。

桂子荷花频易主,湖水湖烟无际。

人住图中,金销锅底,成就临安意。

平章风月,朝庭大小谁计?

梦中索取江山,杭州作汴,凤阁龙楼起。

未饮黄龙来白雁,半壁一孤舟寄。

湖上骑驴,山头立马,残局真无味。

夕阳回望,依然一碧天水。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湘月

江山如此,有双坟碧血,雨潮白马。

劲草贞松谁理会?只爱柳娇桃冶。

苏小西陵,吴娘暮雨,煞费才华写。

果然羊叔,不如铜爵歌者。

无怪南渡诸君,朝歌夜舞,国枋奸回把。

马角不如蜗角稳,愦在夫差之下。

龙凤谣虚,虾蟆更断,君已无诸夏。

倾西湖水,此羞终古难洒。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