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偃蹇我如蛙伏井,飘零君似鹊寻枝。
回头十二年前事,一笑那能似彼时。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程洵所作,名为《示伯羽(其二)》。诗中以“偃蹇我如蛙伏井,飘零君似鹊寻枝”开篇,生动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各自生活的困顿与漂泊之感。接着,“回头十二年前事,一笑那能似彼时”两句,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与感慨,以及对当下境遇的无奈与淡然。整体而言,此诗情感深沉,寓意丰富,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变迁的深刻思考和对友情的珍视。
不详
为朱熹门人,潜心理学,是程朱学派的重要学者。十四年又暂代石鼓书院山长,以宣扬朱子张子之学为要务,一时“士友云集,登其门者,如出晦庵之门”(清康熙《衡州府志》)。在衡期间留有题咏石鼓诗若干首,旧志收录4首。曾为衡阳花药山杜(甫)黄(庭坚)二公祠作记,并编纂首部《石鼓书院志》(后散失)。后任卢陵录参,以伪学去官。著有《克斋集》
无钱薄酒自难赊,笑解尘衣到酒家。
只欠道人殷七七,鹤林重发杜鹃花。
客思到秋如乱麻,每逢佳节倍思家。
黄花只作去年好,绿鬓自嫌今岁华。
千里有情犹共月,一樽无事且倾霞。
闲来甘露堂前坐,老柳条条噪暮鸦。
平生发兴在林邱,况复追随长者游。
路入乱山青未了,秧分野水绿初稠。
剧谈已有亲朋乐,小憩仍逢寺宇幽。
满座春风与和气,对公无地可言愁。
骑气居然两月留,胜游不减舞雩游。
道同顿觉语易契,意合不知情自稠。
□□还惊千里远,著鞭又踏万山幽。
恨无力挽天河水,为我临歧洗别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