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元代诗人杨载所作,名为《送罗云叔归山中》。诗中描绘了对友人归隐山林的送别之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首句“黄石山原风物幽”,以“黄石山”开篇,点明地点,通过“风物幽”三字,营造出一种静谧、清新的山林氛围。接着,“贱子往年曾一游”一句,诗人自谦地提到自己曾经游览过此地,引出回忆与情感的共鸣。
“旧行柘已成径,新艺禾麻应满畴。”这两句描绘了山中景色的变化,昔日的小路如今已长满柘树,形成了小径;田畴里,新种的禾麻应该已经茂盛生长。通过这些自然景象的变化,既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山林的生机勃勃。
“冯衍能忘白首叹,谢安须为苍生忧。”这两句引用了历史人物冯衍和谢安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隐生活的复杂情感。冯衍在晚年感叹人生无常,而谢安则心系国家苍生。这里借古喻今,既是对友人归隐的尊重与理解,也暗含着对友人未来生活的关切与期待。
最后,“馀杭溪上明日发,愁杀杨花吹客舟。”诗人预见到友人即将离开,心中充满了离别的愁绪。余杭溪边,明日友人将启程,杨花随风飘扬,仿佛在为客舟送行,渲染了一种淡淡的哀愁与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归隐生活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