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阙(其八十四)

忍辱生端正,多嗔作毒蛇。

若人不儜恶,必得上三车。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王梵志的《题阙》系列之八十四,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忍辱生端正”,意为忍受屈辱和苦难,能使人保持正直和高尚的品行。这句强调了在逆境中保持人格尊严的重要性。

“多嗔作毒蛇”,则指出频繁发怒和怨恨会像毒蛇一样伤害自己和他人。这里告诫人们要控制情绪,避免因愤怒而做出伤害他人的行为。

“若人不儜恶”,如果一个人不放纵自己的邪恶欲望,不沉溺于罪恶之中。这句话鼓励人们追求道德和善良的生活方式,远离罪恶。

“必得上三车”,意味着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正确的选择,最终能够达到理想的高度或获得精神上的提升。这里的“上三车”可能象征着超越世俗的束缚,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传达了修身养性、克制欲望、追求道德高洁以及不断向上进取的重要意义,是对个人品德修养和人生追求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353)

王梵志(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唐初数十年间在世。幼时家境尚殷富,多读诗书,曾有妻室儿女,中年后家业败落,遂皈信佛教。晚况萧条,享年逾七十。喜作诗宣弘佛理,劝诫世人,多用村言俚语,唐时民间流传颇广。有集

  • 籍贯:卫州黎阳

相关古诗词

题阙(其八十五)

寻常勤念善,昼夜受书经。

心里无蛆儜,何愁佛不成。

形式: 古风

题阙(其八十六)

六时长礼忏,日暮广烧香。

十斋莫使阙,有力煞三场。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题阙(其八十七)

持戒须含忍,长斋不得嗔。

莫随风火性,参羞误煞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题阙(其八十八)

逢师须礼拜,过道向前行。

莫生多别相,见过不知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