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赠瞽者

就鞍和袖绾丝缰,也逐王孙出晋阳。

人笑但闻誇景物,风来应解审笙簧。

马蹄响处无芳草,莺舌调时有绿杨。

休道不知春色好,东风桃李一般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靼鞑哑的《戏赠瞽者》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绘与对盲者的关怀。诗中以动态的场景展开,通过“就鞍和袖绾丝缰”这一动作,生动地展现了骑马出行的情景,随后“逐王孙出晋阳”的描述,不仅勾勒出一幅行旅图,更暗含了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

“人笑但闻誇景物,风来应解审笙簧”,这两句将视觉与听觉巧妙结合,通过人们的欢笑与自然界的风声,暗示了即使在盲者无法直接感知的世界里,自然之美依然能通过其他感官被体验与欣赏。这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普遍价值的认同,以及对盲者生活的一种人文关怀。

“马蹄响处无芳草,莺舌调时有绿杨”,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象,马蹄声与绿杨的映衬,虽是简单的自然元素,却蕴含着诗人对宁静与和谐的追求。同时,通过对比“无芳草”与“有绿杨”,也暗示了即使在看似平凡或缺憾的环境中,也能找到美与希望。

最后,“休道不知春色好,东风桃李一般香”,诗人以春风中的桃李花香为喻,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肯定。即便对于盲者而言,春天的美好并非不可感知,因为香气、声音等其他感官的体验同样能带来愉悦与满足。这不仅是对盲者生活的一种赞美,也是对生命多样性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弱势群体的深切同情与尊重。

收录诗词(1)

靼鞑哑(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奉诏回作

外国深蕃事莫穷,阴阳气候特无从。

才经四月阴魔尽,却早弥天旱魃凶。

浸润百川当九夏,摧残万草若三冬。

我行往复三千里,不见行人带雨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十月风霜侵病骨,数家针线补残衣。

形式:

哀被虏妇

当年结发在深闺,岂料人生有别离。

到底不知因色误,马前犹是买胭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北朝赦至感而有诗

乾坤杀气正沈沈,又听燕台降德音。

万口尽传新诏好,四朝谁念旧恩深。

分茅列土将军志,问舍求田父老心。

丽正押班犹昨日,小臣无语泪沾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