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南宁李太守韵

每怀青琐论交谊,握手都门问起居。

五裤稔闻歌德政,三馀犹喜业诗书。

选钱慰叟驰芳誉,悬榻思贤发咏吁。

麾节便看归建武,朱轓人识郡侯车。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此诗《和南宁李太守韵》由明代诗人罗亨信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对地方治理的赞颂。首句“每怀青琐论交谊”,开篇即表达了对友人品格与友谊的深切怀念,青琐在这里象征着高雅与尊贵,暗含对友人才华与地位的敬仰。接着,“握手都门问起居”一句,生动描绘了在京城分别时的场景,通过握手与询问日常起居的细节,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关切之情。

“五裤稔闻歌德政”,赞扬了地方官吏的德政,五裤之谣是古代歌颂官员政绩的典故,此处借以表达对李太守政绩的肯定与赞美。“三馀犹喜业诗书”则进一步强调了李太守不仅在政务上有所作为,在文化修养上也颇有造诣,体现了其全面发展的人格魅力。

“选钱慰叟驰芳誉,悬榻思贤发咏吁”两句,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了李太守对老人的关怀与对贤才的渴求,展现了其仁爱与求贤若渴的品质。“选钱慰叟”可能指为老人提供物质帮助,“悬榻思贤”则是广纳贤才的举动,这两句共同体现了李太守的高尚品德与领导风范。

最后,“麾节便看归建武,朱轓人识郡侯车”两句,预示了李太守将要回到建武(地名),并以朱轓(红色的车盖)为标志,显示出其身份的尊贵与地方百姓对其的认同与尊敬。整首诗通过对李太守个人品质、政绩以及社会影响的描绘,展现了明代地方官吏理想化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官员道德与才能的普遍期待。

收录诗词(291)

罗亨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陈太守所赠韵自遣

昔年为学莫参回,肯羡渊明归去来。

金榜题名联二甲,黄门忝职近三台。

经纶济世诚何补,献纳涂归愧不才。

越自谪居江海远,几回飞梦上金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和陈都堂所赠韵

老去迂疏愧著冠,末衔犹自厕台端。

出巡喜际三边静,抚谕频看众庶欢。

远塞云连山色暝,严城月落角声寒。

同寅义重相思切,翘首东南臂欲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和李祭酒赠行诗韵

塞北旬宣岁屡迁,才疏政拙愧同年。

省耕每向春风里,问俗常于夜月前。

白发盈颠秋渐短,丹心报国老弥坚。

桥门咫尺云霄隔,听教无由讲席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李祭酒所赠韵

奉使频年寓北陲,深惭食粟与朝衣。

既疏长策安边鄙,岂有雄才布德威。

纳款屡看殊域至,献琛更喜远人归。

回朝得遂同年乐,信觉斯文倍有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