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春喜雨

土膏初脉起,东作向农时。

隐辚雷车转,霏微雨足垂。

龙蛇争奋跃,桃李渐离披。

流润先从叶,馀波更及私。

讴谣耕父喜,渗漉稻畦滋。

连夜空阶滴,愁吟水部诗。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翻译

土壤开始变得湿润,春天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
隐约可闻如雷的车轮声,细雨充足地滋润着万物。
如同龙蛇般生机勃勃,桃树李树渐渐展开新叶。
水分首先滋养叶片,随后浸润到根部和田间作物。
农夫们欢唱着赞歌,稻田因灌溉而更加滋润。
夜晚台阶上滴滴答答的雨声,让我想起水部诗人的愁绪。

注释

土膏:湿润的土壤。
初脉起:开始变得湿润。
东作:春季农事。
向农时:即将开始农忙时节。
隐辚:隐约的隆隆声。
雷车:古代灌溉用的大型车辆。
霏微:细小的。
雨足垂:充足的雨水下落。
龙蛇:比喻生机。
争奋跃:生机勃勃。
桃李渐离披:桃树李树开始发新芽。
流润:滋润。
先从叶:首先滋养叶子。
馀波:剩余的水分。
更及私:接着影响作物。
讴谣:歌唱。
耕父:农夫。
喜:欢喜。
渗漉:渗透。
稻畦:稻田。
滋:滋润。
连夜:整夜。
空阶滴:台阶上的雨滴。
愁吟:忧郁地吟诗。
水部诗:古代官署名,这里指诗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春时节降下及时雨水的景象和农事活动。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复苏的生机与农业生产的忙碌。

"土膏初脉起"一句,设定了季节背景,表明春天大地开始回暖,土壤解冻。这是农事活动开始的信号。接着"东作向农时"进一步强调了春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以下几句"隐辚雷车转,霏微雨足垂。龙蛇争奋跃,桃李渐离披"通过描写雷声、细雨、龙蛇相互嬉戏以及桃李花开的景象,生动地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色。

"流润先从叶,馀波更及私。讴谣耕父喜,渗漉稻畦滋"则具体描绘了雨水滋润植物、积聚成小溪流以及农人对及时雨水的欣喜,这些都是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的有利条件。

最后两句"连夜空阶滴,愁吟水部诗"表达了诗人在连绵细雨中徘徊思考,吟咏着与水相关的情感和诗意。这里的“水部”可能指的是水的韵部或是水的诗歌,也许是在暗示诗人的某种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春雨景象的细致描绘,以及对农事活动的关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好的感受和农业社会生活的赞美。

收录诗词(507)

杨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 字:大年
  • 籍贯: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
  • 生卒年:974—1020

相关古诗词

从叔郎中知潭州

藩阃分忧重,关山去路赊。

含香滞郎署,乘驲倦天涯。

土贡千头橘,神祠万里沙。

金碑纪风物,宝瑟怨年华。

粉箨斑文簟,云腴紫笋芽。

民田两岐麦,郡圃四时花。

别恨休攀柳,归期待及瓜。

鳣庭有遗训,清白自传家。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元道宗弟兄东游

王谢江东推世胄,机云洛下振才名。

忽思油幕从知去,便挈幐囊冒暑行。

高第自须求甲乙,嘉招未用赴弓旌。

待看万里抟羊角,即是三秋听鹿鸣。

朝彦赋诗争送别,藩侯置驿定相迎。

不知谁啖牛心炙,又见清谈一座倾。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分得朝野多欢娱

皋壤惊秋气,仓箱有岁储。

梁园从臣颂,谢墅富人车。

休沐新颁诏,珍符不绝书。

天心游蠖濩,民乐在华胥。

击壤欢谣洽,凝脂密网除。

行将封岱岳,持橐奉金舆。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水部何郎中知鄂州

褒博衣冠汉大儒,三千奏牍到宸居。

郎官起草归华省,女史焚香伴直庐。

出守新恩龟顾印,趋朝旧路雉随车。

便分符竹从鸾掖,应有壶浆待隼旟。

赐对移时亲斧扆,随行兼两载图书。

淮南落木摇鞭里,湓浦分风挂席初。

郡阁平窥汉阳树,盘飧频荐武昌鱼。

聚徒南郡传经盛,携妓东山退食馀。

天阙九重悬梦想,江关百战见丘墟。

清曹祖德诗人后,时寄新吟一起予。

形式: 排律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