棹歌四首(其二)

鸿雁飞去稻粱荒,白鸥不飞羽毛伤。

天寒日暮黄芦荡,江水渺茫心渺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凉而深邃的画面,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孤独与忧郁的情感。

首句“鸿雁飞去稻粱荒”,以鸿雁的离去象征着某种事物的消失或离散,稻粱荒则暗示了资源的匮乏或环境的恶化,两者结合,营造出一种空旷而萧瑟的氛围。鸿雁通常被视为迁徙的象征,它们的离去可能意味着某种力量的流失或变化,而“稻粱荒”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变化的后果——资源的枯竭或环境的破坏。

次句“白鸥不飞羽毛伤”,将视角转向了另一种水鸟——白鸥。白鸥不飞翔,其羽毛似乎也受到了伤害,这不仅是一种物理上的描述,更可能隐喻了心灵的创伤或情感的疲惫。白鸥的静止与前一句的鸿雁形成对比,强化了画面的动态感和情感的复杂性。

接下来,“天寒日暮黄芦荡”,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凄凉气氛。寒冷的天气、落日的余晖以及黄色的芦苇荡,共同构成了一幅黄昏时分的冷清景象。芦苇荡在这样的背景下显得格外孤寂,仿佛是自然界中的一片无人问津的角落,暗示着某种被遗忘或忽视的存在。

最后,“江水渺茫心渺茫”,将视线引向了广阔的江面。江水的渺茫不仅指视觉上的广阔无垠,更深层地表达了内心的迷茫与无助。这句话将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紧密相连,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深沉的哲思,引发读者对生命、存在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巧妙地融入了丰富的情感与哲学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064)

郑善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弃官归。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谏南巡,受廷杖,力请归。嘉靖初,以荐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画善诗。有《少谷集》、《经世要谈》

  • 字:继之
  • 号:少谷
  • 籍贯:福建闽县
  • 生卒年:1485—1523

相关古诗词

棹歌四首(其三)

送君把君绿荷衣,悲莫悲兮生别离。

衢阳向上江水绝,纵有鲤鱼何处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棹歌四首(其四)

青螺江头游子吟,黄金台上秋水深。

风尘一别一万里,美人驾车伤我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南征二首(其一)

去年出师大冒山,五千步骑凯歌还。

可怜今日山前月,又照漳南诸将坛。

形式: 七言绝句

南征二首(其二)

赣水西边是贼壕,年年楚越泣弓刀。

天戈指处欃枪落,来岁徐看破尔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