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而悲壮的历史画面。首句“黄云屯空如万马”运用比喻,写出督亢坡上风云变幻,仿佛聚集着千军万马。接下来的“督亢坡前马不下”暗示了紧张的战事气氛。"断虹掉尾入古城"以彩虹的断裂象征战争的残酷,古城的乌鸦声更添凄凉。
诗人借历史典故,提及“昌国君亡郭隗死”,暗指燕国的衰败和人才流失。"鹑首赐秦天醉矣"则寓言燕昭王的无奈与秦国的强大。诗人认为,如果刺秦而非燕,燕国必然灭亡,强调刺杀的重要性。
“铁椎铅筑亦此策”指的是刺客所用的武器,表达对荆轲刺秦的敬仰。然而,“只未先将滈池璧”暗示荆轲未能成功利用燕国的宝物,暗示了刺杀行动的复杂性。最后,“不识荆卿一片心”表达了对荆轲忠诚与决心的感慨,以及“当日踌躇待何客”对他的期待和疑问。
结尾两句“萧萧易水光如刀,秋风刮地吹征袍”描绘了易水边的壮烈场景,秋风与征袍的描写,烘托出荆轲出征前的决绝。而“栈车轣辘天马劳,黄金台古生蓬蒿”则展示了历史的沧桑,黄金台如今只剩下荒凉,令人感叹英雄已逝,遗迹犹存。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对中国古代英雄荆轲刺秦故事的独特理解和深情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