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而危机四伏的野外景象。"野蔓不缘树,空引枝叶长",形象地写出蔓草蔓延,无人修剪,自然生长的场景,暗示了人迹罕至的环境。接下来的"溪谷少人民,猛虎啼河梁",通过猛虎在夜晚的咆哮,渲染出寂静而危险的气氛。
诗人接着写到,由于人们稀少,猛虎不得不觅食,甚至偷窃猪羊,"虎饥不择肉,夜盗豕与羊",展现了动物在生存压力下的无奈。然后,诗人借"有客来何为,夜行多苦伤",表达了对陌生人的关切和同情,以及他们在此情境下的艰难。
"门外追呼急,子归皆仓皇",描述了紧迫的追赶声和人们的惊慌失措,显示出局势的紧张。然而,家中的粮食匮乏,"庐舍无遗粟,赍我诸军粮",连自家也难以自给,只能供给军队,揭示了社会的贫困和物资短缺。
最后两句"军粮几十万,朽腐委风霜",揭示了军队的困境,数十万军粮因无人照料而腐烂,象征着国家的衰败和资源的浪费。"诸军何所事,戈雁以翱翔",讽刺意味浓厚,意味着军队无所事事,只能空耗资源,无所作为。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细节描绘了战乱时期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时局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