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邻鹤吟》由清代诗人林旭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与鹤之间微妙而深情的关系。
首句“剑题寖贵采,鹤唳延悲声”以“剑题”与“鹤唳”形成对比,暗示了人与鹤之间情感的深厚与复杂。鹤的哀鸣在寂静中回荡,仿佛在诉说着某种难以言喻的悲伤。
接着,“西邻有羁客,闻之绕室行”,诗人将自己比作一位被束缚的客人,听到鹤的哀鸣后,内心激起了强烈的共鸣,以至于在室内徘徊不已。这一句巧妙地将人的情感与鹤的哀鸣联系起来,展现了两者之间情感的相互映照。
“已无亲手饲,宁为告饥鸣”则表达了对鹤的关怀与同情。即使无法亲自喂食,也愿意倾听其饥饿的呼唤,体现了人对自然生命的尊重与怜悯。
“努力谓欲去,恩义怀无声”描绘了鹤在面对困境时的挣扎与无奈,以及人对其命运的深深忧虑,却只能默默承受,无法给予实质的帮助。
“叶落树寡色,露寒天不明”运用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与迷茫的氛围,象征着人与鹤共同面临的孤独与无助。
“婵娟掩中户,蝙蝠飞前荣”通过对比,进一步强调了鹤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周围环境的阴暗与不祥。
最后,“华表归来日,相逢或一惊”寄托了诗人对未来重逢的期待与不安,表达了对美好相遇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命运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深刻而复杂的情感纽带,以及在面对生命困境时的无奈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