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黄蘖山僧希运

曾传达士心中印,额有圆珠七尺身。

挂锡十年栖蜀水,浮杯今日渡漳滨。

一千龙象随高步,万里香华结胜因。

拟欲事师为弟子,不知将法付何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裴休的作品,名为《赠黄蘖山僧希运》。诗中描绘了一位佛教高僧的形象和精神风貌,以及诗人对其敬仰之情。

“曾传达士心中印”表明这位僧人的德行和智慧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人们心中的榜样。

“额有圆珠七尺身”则是对僧人外在形象的描写,圆珠可能指的是其头顶上的肉珠或者是佛教中的某种标志,而七尺身则形容其高大。

“挂锡十年栖蜀水”、“浮杯今日渡漳滨”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敬仰,以及僧人可能在修行中历经艰苦,最后到达某个地方的景象。这里的“挂锡”是一种比喻,形容长时间的修行;“栖蜀水”、“浮杯今日渡漳滨”则是对僧人旅途中的困难和最终到达目的地的写照。

“一千龙象随高步,万里香华结胜因”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壮观的场景,龙象随从,香花缭绕,形容僧人的威仪和德行所带来的祥瑞气息,以及其影响力所及之处。

最后,“拟欲事师为弟子,不知将法付何人”表达了诗人想要向这位高僧学习,成为他的弟子的愿望,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未来传承的担忧和不确定性。这里的“法”指的是佛法,即佛教的教义和修行方法。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黄蘖山僧希运外在形象和精神风貌的描写,以及诗人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唐代文人对于高僧的崇敬之情和对佛法传承的关怀。

收录诗词(7)

裴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祖籍河东闻喜(今山西运城闻喜)。唐朝中晚期名相、书法家,浙东观察使裴肃次子。出身河东裴氏东眷房。唐穆宗时登进士第。历官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中书侍郎、宣武节度使、荆南节度使等职,曾主持改革漕运及茶税等积弊,颇有政绩。晚年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少师,封河东县子。咸通五年(864年)去世,年七十四,追赠太尉。博学多能,工于诗画,擅长书法。其撰写的《圭峰禅师碑》,貌似柳体,然而风格较柳体更为遒媚劲健。其书法的传世拓本还有《定慧禅师碑》。米芾曾评价:“率意写碑,乃有真趣,不陷丑怪。”

  • 字:公美
  • 籍贯:河内济源(今河南济源)
  • 生卒年:791年—864年

相关古诗词

奉和御制左丞相说右丞相璟太子少傅乾曜同日上官命都堂赐诗

乐贤闻往诰,褒德偶兹辰。

端揆升元老,师谋择累仁。

紫庭崇让毕,粉署礼容陈。

既荷恩荣旧,俱承宠命新。

天文悬瑞色,圣酒汎华茵。

杂遝喧箫鼓,欢娱洽搢绅。

掖垣招近侍,虚薄厕清尘。

共保坚贞节,常期雨露均。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八月十五日夜

去年今夜在商州,还为清光上驿楼。

宛是依依旧颜色,自怜人换几般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上下七盘二首(其一)

斗回山路掩皇州,二载欢娱一望休。

从此万重青嶂合,无因更得重回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上下七盘二首(其二)

商山半月雨漫漫,偶值新晴下七盘。

山似换来天似洗,可怜风日到长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