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莺曲

闲听流莺巧弄梭,柳烟一抹淡帘波。

穿花不住丁宁唤,叫到春归奈若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鉴赏

这首《听莺曲》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里莺鸟啼鸣的生动场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首句“闲听流莺巧弄梭”,以“流莺”比喻莺鸟,形象地展现了它们在空中飞翔时轻盈灵动的姿态,仿佛在织梭般穿梭于花间,营造出一种悠闲自在的氛围。这里的“梭”字,不仅形象地描绘了莺鸟飞行的轨迹,也暗示了它们忙碌而有序的生活状态。

次句“柳烟一抹淡帘波”,通过“柳烟”和“帘波”的意象,描绘了一幅春日柳岸的画面。柳树轻拂水面,烟雾缭绕,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渲染出春天特有的柔和与宁静。这里运用了“一抹”和“淡”两个词,既表现了烟雾的轻薄,又突出了画面的整体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春景之中。

第三句“穿花不住丁宁唤”,生动地描绘了莺鸟在花丛中穿梭的情景。它们时而停留,时而飞舞,不断地呼唤着,似乎在与花儿进行着某种交流。这一句通过“穿花”和“丁宁唤”这两个动作,不仅展现了莺鸟的活泼与好奇,也赋予了它们一种人情味,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一句“叫到春归奈若何”,表达了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感慨。莺鸟的叫声虽然悦耳动听,却无法挽留时间的流逝。这句话以莺鸟的啼鸣作为背景,巧妙地将自然界的更替与人类的情感体验联系起来,引发人们对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深思。

整体而言,《听莺曲》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情感的表达,成功地捕捉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170)

朱晓琴(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风筝

飘摇玉柱渐升空,隐隐弦声夕照中。

似曲依稀刚入调,宫商递换却随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春景四首(其一)

风和日暖漾游丝,花影移来正午时。

树上黄莺声历历,惊残蝶梦翅迟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春景四首(其二)

身无俗虑觉心安,饭罢摊书几上看。

香篆一炉茶一盏,微风吹透小盆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春景四首(其三)

屋角斜斜日影微,翩翩梁燕认巢归。

倚栏帘卷阶前坐,待看蟾光上紫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