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时勉所作,名为《彭疏敬至京不得相见作此遗之》。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彭疏敬远行至南方任职,后又匆匆返回京城的感慨与思念之情。
首联“郎官远去牧南邦,倏忽还京使我伤”,开篇即点出友人彭疏敬的离别与回归,用“郎官”这一称谓,既体现了其官职身份,也暗含了对友人离别之痛的同情。接着,“倏忽还京”则描绘了友人行程之迅速,而“使我伤”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哀伤与不舍。
颔联“旅馆盍簪劳梦想,圜门离思益愁肠”,进一步深入描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在旅馆中,诗人想象着友人可能经历的劳顿与孤独,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关怀与担忧。而“圜门离思”则暗示了京城的繁华与友人归来的喜悦,却也加重了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
颈联“春临花县先栽树,寒到金台未降霜”,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巧妙地将时间推移,同时也寓意着友人从温暖的南方回到寒冷的北方。春日里,友人在花县(可能指友人任职之地)先植树以应季节变化,而此时北方还未见霜降,暗示了友人归途中的季节变换与环境差异。
尾联“咫尺丰姿瀛海隔,苦心不寐夜偏长”,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虽近在咫尺,却因地理阻隔而无法相见的无奈与痛苦。同时,“苦心不寐夜偏长”更是直抒胸臆,强调了诗人因思念而难以入眠,夜晚显得格外漫长,形象地表现了思念之情的深沉与持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因距离产生的无奈与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