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陈恭尹为寿霍朝望司谕所作。诗中以“清斋遥隔故园波”开篇,描绘出一种远离故乡、思念之情深沉的情境,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大耋今时鬓未皤”一句,通过描述老人虽年岁已高但头发未白的形象,表达了对老人长寿健康的祝愿。
“东海有澜文壮阔,南山为祝寿嵯峨”两句,运用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来比喻老人的文学成就和寿辰的盛大,形象生动,寓意深远。接下来,“宫墙数仞门庭峻,桃李重阴子舍多”描绘了一幅庄重而充满生机的画面,既体现了对老人家庭环境的赞美,也暗含了对老人后辈众多、家族兴旺的祝福。
最后,“再世论交吾亦老,赠君惟有一高歌”表达了诗人与老人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对老人的敬仰之情。通过“高歌”这一动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老人寿辰的庆祝之意,也寄托了对老人长寿安康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生活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寿星的崇高敬意和美好祝愿,是一首富有深情的寿诗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