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李司直令从荻塘联句

画舸悠悠荻塘路,真僧与我相随去。

寒花似菊不知名,霜叶如枫是何树。

倦客经秋夜共归,情多语尽明相顾。

遥城候骑来仍少,傍岭哀猿发无数。

心闲清净得禅寂,兴逸纵横问章句。

虫声切切草间悲,萤影纷纷月前度。

撩乱云峰好赋诗,婵娟水月堪为喻。

与君出处本不同,从此还依旧山住。

形式: 古风

翻译

在画舫上悠然行于荻塘路,一位真正的僧人陪伴着我前行。
路边的花朵像菊花却无名,霜染的叶子像枫叶但不知是何种树木。
疲倦的旅人经过秋天夜晚,一同归去,情感深厚,话语虽尽,眼神中却充满交流。
远方的城市,等待的骑兵稀少,山岭旁哀鸣的猿猴叫声不断。
心境宁静,感受到禅定的寂静,兴趣广泛,随意提问经文的章节。
草丛中的虫声凄切,萤火虫在月光下飞舞,景象纷繁。
眼前的云峰景色激发了我作诗的灵感,明亮的水月如同美妙的比喻。
你我原本出处不同,今后我将依旧居住在这山水之间。

注释

画舸:装饰华丽的船。
真僧:真正的出家人。
寒花:寒冷季节的花朵。
倦客:疲惫的旅人。
禅寂:佛教中的静寂修行。
婵娟:形容月亮圆润美丽。
出处:出处背景或来历。
依旧:仍然保持原样。

鉴赏

诗人以画舸悠悠荻塘路,表达了一种闲适自得的情怀。"真僧与我相随去"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与心灵伴侣的和谐共处。通过对寒花霜叶的描绘,诗人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纷争的淡然。

在"倦客经秋夜共归"一句中,诗人表达了对于归宿的向往,这里的"情多语尽明相顾"则是对心灵交流的深刻描绘。接下来的"遥城候骑来仍少,傍岭哀猿发无数",通过对远处城堡和山林中动物鸣叫的声音进行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外界喧嚣的超然态度。

"心闲清净得禅寂,兴逸纵横问章句"一句,显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佛法的探索。接下来的"虫声切切草间悲,萤影纷纷月前度"则是对夜晚自然界声音和光影变化的一种细腻描绘。

最后,"撩乱云峰好赋诗,婵娟水月堪为喻。与君出处本不同,从此还依旧山住"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自己选择不同于他人的生活方式的坚持。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514)

皎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谢,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 字:清昼
  • 籍贯:湖州(浙江吴兴)
  • 生卒年:730-799

相关古诗词

与崔子向泛舟自招橘经箬里宿天居寺忆李侍御崿渚山春游后期不及联一十六韵以寄之

晴日春态深,寄游恣所适。

宁妨花木乱,转学心耳寂。

取性怜鹤高,谋闲任山僻。

倚舷息空曲,舍屦行浅碛。

渚箬入里逢,野梅到村摘。

碑残飞雉岭,井翳潜龙宅。

坏寺邻寿陵,古坛留劫石。

穿阶笋节露,拂瓦松梢碧。

天界细云还,墙阴杂英积。

悬灯寄前焰,遥月升圆魄。

何意清夜期,坐为高峰隔。

茗园可交袂,藤涧好停锡。

微雨听湿巾,迸流从点席。

戏猿隔枝透,惊鹿逢人踯。

睹物赏已奇,感时思弥极。

芳菲如驰箭,望望共君惜。

形式: 古风

与潘述集汤衡宅怀李司直纵联句

幽独何以慰,友人顾茅茨。

已忘岁月念,载说清闲时。

旭日舒朱槿,柔风引绿葹。

迢迢青溪路,耿耿芳树枝。

执衽空踯躅,来城自逶迤。

相思寄采掇,景晏独驱驰。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乐意联句一首

良朋益友自远来,万里乡书对酒开。

子孙蔓衍负奇才,承颜弄鸟咏南陔。

鼓腹击壤歌康哉!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安吉崔明甫山院联句一首

人不扰,政已和。世虑寡,山情多。禅客至,墨卿过。

兴既洽,情如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