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待诏文徵仲先生致仕

文星南指斗牛遥,先生拂袖归江皋。

平原苍莽晨车发,霜天突兀玄云高。

忆昨先生登玉堂,千钧笔力开混茫。

手翻翠虹霓,翰飞赤凤凰。

阴崖绝海垂绚练,文章不独词林羡。

琴瑟真谐清庙音,圭璋已备明堂荐。

却从纶阁梦云林,山水长悬故国心。

燕山东望渺吴越,草堂何处閒风月。

茶磨峰前绿树低,行春桥畔花如雪。

杖屦今来续旧游,顾盼溪山增秀发。

先生雅志追古人,有道何尝羞贱贫。

平生气与秋冥迥,未肯低眉事要津。

山巅水际从自得,龙腾鹤起谁能驯。

我师太常更清真,一官白首从明禋。

谏书三上排紫闼,钓竿归抱漕湖滨。

共尔完名宛双璧,况也意气同胶漆。

丈夫要自能勇退,人生富贵何终极。

我曹胡为空役役,虫臂鼠肝争得失。

君不见林屋山人名世才,几年为客鸡鸣台。

消夏湾前画楼起,木奴千树烟花紫。

主人不来谁对此,君归傥为寄双鱼,好共相邀弄云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陆粲的《送待诏文徵仲先生致仕》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文徵仲先生辞官归隐的敬仰和对其高尚品格的赞美。首联“文星南指斗牛遥,先生拂袖归江皋”,以天文象征文才,描绘文徵仲先生远离尘嚣,回归江边的景象。次联“平原苍莽晨车发,霜天突兀玄云高”描绘了清晨出发时的开阔景色,烘托出先生的高洁气质。

诗中通过“忆昨先生登玉堂,千钧笔力开混茫”回忆其在朝廷任职时的风采,以“手翻翠虹霓,翰飞赤凤凰”形容其文章如虹霓凤凰般华美。接下来,诗人赞美文徵仲先生的文章不仅在词林独树一帜,且琴瑟和谐,如同庙堂之音,受到尊崇。

“却从纶阁梦云林”至“行春桥畔花如雪”则描绘了先生归隐后的山水生活,流露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尾联“丈夫要自能勇退,人生富贵何终极”表达出对先生主动选择淡泊名利的赞赏,同时也寄寓了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是对文徵仲先生的深情告别,也是对高尚人格的礼赞,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49)

陆粲(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大酉洞天

畴昔览山经,名迹称大酉。

乾坤辽阔吴楚长,倚剑青冥只翘首。

谁云万里今独来,快意兹游信非偶。

主人亦清真,同余紫霞想。

旋披榛莽度巉岩,细窥阴洞琅玕长。

侧身初下觉黯黑,却立斯须忽爽朗。

千年古壁玉为色,垂乳晶荧翠犹滴。

仙人去后石函空,绿烟销尽藏书室。

金灯闪倏知有无,瑶草纷蕤乱朱碧。

吁嗟此奇观,乍到神欲竦。

盘涡嵌窦深不测,鸣流泄濑惊奔澒。

临厓拄杖听犹疑,白昼或恐风雷动。

我从放逐西南陬,裹粮遍入名山游。

桃源偪侧岳麓小,眺远未得开双眸。

终然灵境谐夙好,造物似为畸人谋。

根盘路转更礧砢,石田如掌琪花亸。

奋衣欲往心翻然,水深泥滑愁无那。

何当秉炬破幽暗,净扫云床相对坐。

高秋晴日傥更来,待余为启青铜锁。

形式: 古风

太息行赠平湖谢赞府

太息复太息,悲风动河梁。

浮云翳中天,白日不回光。

谢子庐江来,脩髯宛清扬。

伏阙三上书,雅道陈虞唐。

九重天听高,臣愚不自量。

臣有肺腑言,譬彼俗医方。

和缓傥见收,足使疲癃康。

退谒相国门,持书立堂皇。

卑之无高论,咄尔书生狂。

归来逆旅中,哀歌不成章。

顾余伸前议,意气何慨慷。

听之重为叹,泪下沾我裳。

纷纷肉食者,俛仰随班行。

而子饭藜藿,抗言一何张。

坐令吾徒惭,喑嘿中自伤。

严冬霜雪集,子行返南疆。

薄宦栖远邑,别路悠且长。

握手为子言,努力慎所将。

明明辟皇闱,元化方日昌。

嘉谋会当酬,良贾善深藏。

势位无崇卑,名节要自臧。

空言顾何施,令德有遐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忆家君

白发人千里,朱门月半扉。

燕山云去远,泽国雁来稀。

无夜不成梦,有书空道归。

遥怜北风劲,寻便寄寒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寄葛太守子中

忆尔投荒日,依依恋翠华。

亦知行万里,不是为丹砂。

郡古留铜狄,堂深绣土花。

勿须忧瘴疠,意远即烟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