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王蔗芗明四首(其三)

淩云妙笔制心裁,香案趋班跻上台。

文藻空山常照眼,肝肠劫火岂成灰。

枯桐入灶枉留尾,玄鹤升天不复胎。

抛我衰残徒吊影,八哀咏罢更添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挽诗《挽王蔗芗明四首(其三)》由清代诗人陈柄德所作,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与哀悼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逝者才华、品德以及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首句“凌云妙笔制心裁”,以“凌云”形容笔力高超,暗示逝者在文学艺术上的卓越成就。“香案趋班跻上台”则通过官场场景的描绘,象征逝者在社会地位上的提升与成就。这两句开篇即高度赞扬了逝者的才华与人生轨迹。

“文藻空山常照眼,肝肠劫火岂成灰”两句,进一步赞美逝者作品的光芒与内心情感的坚韧。即使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逝者的精神与作品依然熠熠生辉,永不消逝。

“枯桐入灶枉留尾,玄鹤升天不复胎”运用了两个典故,一是“枯桐入灶”,比喻才华被埋没;二是“玄鹤升天”,象征灵魂的解脱与超越。这两句表达了对逝者才华未能充分施展的遗憾,以及对其灵魂得以解脱的慰藉。

最后,“抛我衰残徒吊影,八哀咏罢更添哀”点明了诗人自身的哀伤与孤独感。在失去挚友后,诗人只能独自面对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这种哀伤之情在吟诵完悼念之作后更加深重。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逝者才华、品德及生命意义的赞美与哀悼,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1)

陈柄德(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王蔗芗明四首(其四)

佗傺忳忳病易侵,还凭曲檗解烦襟。

不堪有七嵇中散,对影成三李翰林。

仙客已乘箕尾去,世人空向酒垆寻。

可怜后死招魂痛,一纸烧残一片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予已三代单丁,年复垂暮,望孙颇切,丙子岁侨居宛陵,九月八日生长孙,取名英范,今戊寅九月廿九日又得次孙,取名元鹤,喜赋

秋深病叟笑支离,但得嬉时且共嬉。

三世单丁瓜瓞少,两孙递举菊花迟。

书田得藕种他日,鹤子成双为此时。

漫道宁馨添一一,愧无几片善根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六月初二日,圆明园引见,口占纪恩四首(其一)

鸣珂队里晓风凉,御苑荷花冉冉香。

阊阖开时移树影,帡幪高处隐朝阳。

小臣也许随班进,圣德何从拜手飏。

云日光华欣咫尺,此身岂独庆明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六月初二日,圆明园引见,口占纪恩四首(其二)

激切屏营抚寸衷,天颜有喜蔼春风。

一人垂拱衣裳外,六合和同干羽中。

郊岛自惭寒乞甚,皋夔共乐泰交融。

从知雨露栽培处,润槁嘘枯总化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