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独立精神的追求,以及对世俗功利的超脱。首句“钟期不常有,我自得我情”表明诗人认为真正的知己难寻,但自己能够坚守自己的情感与理想。接着,“营道亦干禄,入世仍逃名”则反映了诗人对于追求仕途与名声的矛盾心理,他既在世间谋取功利,又试图避开世俗的名望束缚。
“荡荡宋华子,莫知鲁儒生”两句,通过引用历史人物宋华子和鲁儒生的例子,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独立人格的坚持,即使在无人理解的情况下,也要保持自我。接下来,“如醉被雷烧,此骨不受惊”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面对外界压力时的坚定态度,即使像醉酒之人被雷电烧身,他的内心也不会受到惊扰,体现了其内心的坚韧与超然。
最后,“清狂幸如初,?嵼将何成”表达了诗人希望保持最初的清狂本性,不受世俗影响,同时也暗示了对未来的某种不确定感,似乎在思考如何在保持自我与适应社会之间找到平衡。整首诗以鲜明的个性色彩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态度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