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儿应复同客饮樱桃园摘新归以遗亲用其诗韵识所感(其二)

尚记当年荐寝园,百官分赐荷恩渊。

带青丝笼空馀梦,搔白头人苦不欢。

诗老誇称作崖蜜,野翁惊看泻银盘。

南山见说红千树,鸟雀儿童任入阑。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牟巘在宋末元初时期,回忆起往昔在荐寝园中分赐百官的情景,以及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境遇的无奈。

首句“尚记当年荐寝园”,开篇即点明主题,引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接着,“百官分赐荷恩渊”一句,通过描述朝廷赐予百官恩泽的场景,暗示了诗人曾经身处高位、享受荣华的生活状态。

随后,“带青丝笼空馀梦,搔白头人苦不欢”两句,通过对比青丝与白发,表达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无常。青丝象征着青春与活力,而白发则代表了岁月的流逝和生活的艰辛。这两句诗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年华老去的感慨。

“诗老誇称作崖蜜,野翁惊看泻银盘”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诗人自己比作“崖蜜”,表达了他作为文人的骄傲与自豪;同时,也通过“野翁”的视角,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作品的流传与影响。这里既有对自己文学成就的肯定,也有对作品被广泛传阅的喜悦。

最后,“南山见说红千树,鸟雀儿童任入阑”两句,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南山上的红树、自由飞翔的鸟雀与嬉戏的儿童,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象征着诗人内心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它不仅是一首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士大夫普遍的情感世界和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408)

牟巘(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二七~一三一一),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字:献甫
  • 籍贯:井研(今属四川)

相关古诗词

和徐容斋正旦

想见新年试笔时,风流应不减丘迟。

归来燕子元相识,落尽桃花若未知。

何事兰亭修禊乐,便怀墨客感秋悲。

湖山胜践无由共,禅榻茶烟老鬓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春风

春风吹愁端,散漫不可收。

不如古溪水,秖望乡江流。

新花红烁烁,旧花满山白。

昔日金张门,狼藉馀废宅。

回首语春风,莫向新花丛。

我见朱颜人,多金亦成翁。

多金不足惜,丹砂亦无益。

更种明年花,春风自相识。

形式: 古风

月夜次修竹韵

徙倚吟阑傍野塘,古谯莲漏滴更长。

月阶夜静蛩声切,竹院秋深鹤梦凉。

坐挹水风侵袂冷,眠分花露满身香。

浩歌欲Y明河去,醉唤天孙织锦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古意四首(其一)

龙文双宝剑,谁铸吴山英。

秋水光的皪,俯视千金轻。

犹馀报仇血,白帝金天精。

百用不缺折,潜锋埋故城。

芒角不可掩,气冲牛斗星。

卓哉两达士,一旦出幽冥。

显晦各有数,飞沈两无情。

孤雄顾其雌,玉匣时悲鸣。

吴楚隔千里,沧波会神灵。

一体互分合,变化不暂停。

悠悠剑津水,早暮风云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