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地已归禅寂,犹存别墅名。
残僧迷旧事,老树变秋声。
水落山根豁,云开岸脚明。
谢公墩自在,一任后人争。
这首清代诗人史梦兰的《过高经略横滦别墅故址》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历史感的画面。首句“地已归禅寂”表达了别墅如今的宁静氛围,仿佛已经融入了禅意与寂静之中。次句“犹存别墅名”则暗示了这里曾有过的繁华与主人的雅致。
“残僧迷旧事”描绘了僧侣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他们或许在感叹别墅昔日的辉煌,如今只剩下些许遗迹。“老树变秋声”则通过秋风摇动的老树,传递出时光流转和自然变迁的意味。
“水落山根豁”写出了山势因水位下降而显得开阔,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云开岸脚明”进一步描绘了云雾散去后,岸边景色清晰可见的明亮景象。
最后两句“谢公墩自在,一任后人争”,以谢公墩(可能是指东晋名臣谢安的别墅遗址)自比,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任凭后人评说的态度,流露出诗人淡泊名利的风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怀,寓情于物,展现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不详
锦绣屏风四面开,骑驴又逐白云来。
夕阳峰影当窗落,细雨泉声绕壁回。
僧指瀑源穿树杪,雀争残果坠经台。
青山如旧朱颜改,醉向林峦酹一杯。
北海之滨旧结庐,东园松竹未应疏。
云山壁上无声画,风雨镫前有味书。
懒向鸡虫争得失,时将乌兔验盈虚。
家居自为鲈鱼恋,岂待秋风赋遂初。
漫向胸中设町畦,早知身外尽筌蹄。
事当棘手机须静,物到平心理自齐。
院僻荒苔随意绿,林深幽鸟尽情啼。
萧斋戏补王褒约,煮茗熏炉课小奚。
春山三两家,新笋已成竹。
门前老佃夫,缚笔编茅屋。
虚堂移匡床,中厨馈斋粥。
自云田家贫,伏蜡治食肉。
绕宅多树杉,废圃偶蓺菊。
时艰需将才,棨戟遍宗族。
自愧筋力衰,畎亩伴黄犊。
三河覆全师,又为塞翁福。
去年风雨和,储米七十斛。
盐豉幸知酿,差不负吾腹。
语久月出斗,拂草止予宿。
瓦瓶留榻前,椒姜点茶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