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自寿集唐五十首(其二十一)

鱼槛春深展钓丝,庭松影里坐移时。

百年寄傲聊容膝,十亩闲居半是池。

临水自怜长寂寞,看花不语苦寻思。

花如解语还应道,莫待无花空折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春日里的生活场景与心境,充满了淡泊与超然之感。

首句“鱼槛春深展钓丝”,以“鱼槛”这一意象,暗示了隐士生活的宁静与悠远,而“春深展钓丝”则展现了他悠然自得地垂钓于春水之上的画面,透露出一种闲适与自在。

“庭松影里坐移时”,进一步描绘了隐士在庭院中,与庭松为伴,静坐良久的情景,通过“移时”的时间概念,强调了这种状态的持久与深入,体现了内心的宁静与对外界干扰的淡然。

“百年寄傲聊容膝,十亩闲居半是池”,这两句将隐士的生活空间与心境进行了对比,一方面“百年寄傲”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另一方面“十亩闲居半是池”则展现了他对自然环境的喜爱与融入,通过“容膝”与“闲居”的对比,突出了隐士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追求。

“临水自怜长寂寞,看花不语苦寻思”,这两句直接揭示了隐士内心的情感世界,他虽身处自然之中,却也感到一种难以言说的寂寞,这种寂寞并非消极,而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与探索,通过“不语”与“寻思”,展现了他内心的复杂与深度。

最后,“花如解语还应道,莫待无花空折枝”,以花喻人,表达了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同时也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不要等到失去后才后悔。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观察,更是对人生的哲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哲理与情感的双重魅力。

收录诗词(108)

瞿士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五十自寿集唐五十首(其二十二)

寂寂无聊九夏中,可怜铅椠竟何功。

寄言全盛红颜子,荏苒将成白首翁。

梅熟已过南岭雨,客来唯赠北窗风。

人生老大须恣意,半局闲棋万虑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五十自寿集唐五十首(其二十三)

何处逍遥最快哉,红莲池里白莲开。

多情舞蝶穿花去,一阵香风逐水来。

活计纵贫长净洁,平生自许少尘埃。

莫嫌无事闲销日,石上题诗扫绿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五十自寿集唐五十首(其二十四)

老去宁知岁月迁,清凉不觉过炎天。

谁家玉笛吹残照,何处双砧捣暮烟。

新雁参差云碧处,露光明滑竹苍然。

无言独对秋风立,流水光阴半百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五十自寿集唐五十首(其二十五)

秋江烟景晚苍苍,淡薄如矜西子妆。

醉后不知明月上,闲多翻笑野云忙。

露浓小径蛩声咽,风满寒林木业黄。

四十九年身老日,人同红树几经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