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方承恩宠醉金杯,岂为干戈骤到来。
亡国破家皆有恨,捧心无语泪苏台。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宴席上的场景,主人公方承恩手持金杯饮酒,但内心却充满了忧愁和哀伤。诗中的“岂为干戈骤到来”暗示着战乱的威胁,使得宴席之上也弥漫着紧张和不安的气氛。
“亡国破家皆有恨”一句,表达了对国家灭亡和家庭破碎的深切哀伤。这里的“亡国破家”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个事件,比如唐朝末年的战乱,或许是诗人个人经历的一种隐喻。
最后,“捧心无语泪苏台”则是表达了内心的沉痛和哀伤,泪水涟涟,但却无法用言语来表达这份情感。这里的“捧心”强烈地传递了一种悲戚之情,是诗人对过去失去之物深深怀念的写照。
整首诗通过宴席上的饮酒和内心的哀伤,勾勒出一个复杂的情境,既有对战乱来临的忧虑,也有对往昔时光的深切怀念。诗人运用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将情感的细微变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不详
桃花流水两堪伤,洞口烟波月渐长。
莫道仙家无别恨,至今垂泪忆刘郎。
泾阳平野草初春,遥望家乡泪滴频。
当此不知多少恨,至今空忆在灵姻。
目断魂销正惘然,九疑山际路漫漫。
何人知得心中恨,空有湘江竹万竿。
常说仙家事不同,偶陪花月此宵中。
锦屏银烛皆堪恨,惆怅纱窗向晓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