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郑逢辰直阁迁新居(其一)

早向承明倦直庐,萧然林下十年书。

便名盘谷虽恶可,閒赋斜川岂不如。

山拥北窗凉雨后,月生南浦夜潮馀。

江湖必有从公者,风际挐音傥是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清晨已在明亮的承明殿中疲于值勤,十年来在寂静的林下读书。
即使居住在名声不佳的盘谷,难道就不能像陶渊明那样悠闲地写诗?
雨后山间凉意四溢,夜晚南浦的月光映照着潮水余韵。
在江湖之中必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或许风中的声音就是你的期待吧。

注释

承明:古代宫殿名,此处指朝廷。
倦直庐:疲于值勤。
萧然:寂静、清冷。
盘谷:隐居之地,陶渊明曾以此自比。
恶可:虽然名声不佳。
斜川: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提到的河流。
山拥:山间环绕。
南浦:江边或湖畔。
夜潮馀:夜晚潮水退去后的景象。
从公者:追随你的人。
风际挐音:风中的声音,比喻期待的信息或消息。
傥是欤:或许如此吧。

鉴赏

这首宋诗是赵彦端的作品,他以郑逢辰直阁迁居新居为题,通过次韵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感慨。首句“早向承明倦直庐”描绘了诗人清晨离开繁忙的官署,感到疲倦,对官场生活略有厌倦。接下来,“萧然林下十年书”表达了诗人向往归隐,沉浸在书卷中的宁静生活。

“便名盘谷虽恶可”借用陶渊明的典故,即使居住环境简陋如盘谷,也无妨,表达了诗人对清贫生活的淡然态度。“閒赋斜川岂不如”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愿意过上像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描述的那样悠闲自在的生活。

“山拥北窗凉雨后,月生南浦夜潮馀”两句,通过自然景象,展现了新居的宁静与宜人,雨后的清凉和夜晚潮水退去后的宁静,都让人心生向往。

最后两句“江湖必有从公者,风际挐音傥是欤”,诗人预言会有志同道合的人追随他,期待着能在风声中听到他们的消息,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知音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疏离感,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宋代士大夫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181)

赵彦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工为词,尝赋西湖谒金门词,有“波底夕阳红湿”之句。高宗喜曰:“我家裹人也会作此”!……"乾道、淳熙间,(公元一一七四年前后)以直宝文阁知建宁府。终左司郎官。彦端词以婉约纤秾胜,有介庵词四卷,及介庵集十卷,外集三卷,均《宋史艺文志》并行于世

  • 号:介庵
  • 籍贯:
  • 生卒年:1121~1175

相关古诗词

观送迎有感

来车去马何纷纶,城西三日吹沙尘。

道旁鹤立乱青紫,千骑夹毂弓刀陈。

共誇官军势雄盛,腰下黄金大邦印。

旧人桃李已成蹊,新尹号令风云驰。

迎新争勤送争远,相劝行行畏天晚。

西风折柳翠不禁,落日转旗红半掩。

别筵泪粉犹沾衣,旌旗画戟重光辉。

堂前昨夜语离燕,朝来贺厦成欢飞。

江南陌上多芳草,长短亭边贵人老。

君不见田间有客徒步归,年比使君白发少。

形式: 古风

海棠

杜陵先生诗万纸,剩欲题花无可拟。

昭阳深殿睡东风,一日声名胜妃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纸]韵

雪后饮水慧聚寺

雪后山更佳,冷松及脩竹。

茫然枝上鸟,伴我梦亦熟。

阴崖得寒乳,夜半胜酒渌。

惜无同心人,共此一杯玉。

形式: 古风

卜算子.集句

脉脉万重心,相望何时见。

强半春寒去却来,野水差新燕。

远负白头吟,坐惜红颜变。

欲问平安无使来,日落庭花转。

形式: 词牌: 卜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