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西厓李阁老韵留题金山

尽有风波怯往还,又因名胜使人攀。

天将白玉浮诸水,谁以黄金姓此山。

欲就一竿渔浩荡,更凭双足弄潺湲。

老僧莫作谁何问,只借中泠洗醉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和西厓李阁老韵留题金山》描绘了诗人面对金山美景时的复杂心情。首句“尽有风波怯往还”,表达了他对旅途艰辛与未知风险的顾虑,同时也流露出对名胜古迹的好奇与向往。次句“又因名胜使人攀”,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对名利的追求,以及对登临高处、一览众山小的渴望。

第三句“天将白玉浮诸水”运用比喻,形容金山在湖中的倒影如白玉般纯净,形象生动。第四句“谁以黄金姓此山”则暗示金山的珍贵,仿佛被赋予了黄金般的价值,增添了神秘色彩。

第五、六句“欲就一竿渔浩荡,更凭双足弄潺湲”描绘出诗人想要投身自然,享受垂钓的乐趣,同时欣赏流水潺潺的宁静,体现了他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结尾两句“老僧莫作谁何问,只借中泠洗醉颜”则以洒脱的姿态,告诉山中的老僧不必过多询问他的身份,他只是想借这清泉洗净心中的尘世疲惫,展现出诗人超然物外的洒脱情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金山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变化,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1057)

沈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字:启南
  • 号:石田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27~1509

相关古诗词

妙高台望江

一源万里势成三,截地分明限北南。

长堑悠悠天所设,奔流浩浩海相函。

独怜击楫存遗誓,可笑投鞭是漫谈。

头白妙高方纵目,落霞孤鹜晚犹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饮中冷泉

此山有此泉,他山无此泉。

泉名与山名,并为天下传。

山泉两合德,珠璧辉江天。

宛在水中央,天使尘土悬。

山本一江石,泉井从石穿。

非鬼不可凿,人莫知其源。

黟深贯龙窟,不溢亦不骞。

我久负渴心,始脩一啜缘。

凭阑引小勺,冰雪流荒咽。

载灌肝与肺,化作清泠渊。

沁沁若沆瀣,逐逐空腥膻。

至味谢茗荈,亦不从烹煎。

谬哉康王谷,欲胜宜未然。

未伺鸿渐知,但饮必推先。

由我口舌譬,亦获参其玄。

世多未沾者,茫茫尚垂涎。

满注两大罂,载归下江船。

摇光荡江月,汎影云亦鲜。

分润及乡人,七碗同通仙。

形式: 古风

光禄汝德

发舟自东川,行行渺西鹜。

返照变湖色,四浸映浮树。

轻风汎广水,低昂浪相互。

亦复疏雨零,顷耳遂澄霁。

延杯引丛语,殊莫省修路。

遥睇君子居,聊赋停云句。

欲撷汀洲芳,怅然无所遇。

形式: 古风

和吴匏庵姚氏园池四绝(其一)

宫庶才名天下知,旧题留在此园池。

墨痕蠹尽重翻稿,二十年来似梦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