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同人邀游龙门寺用少陵蓝田崔氏庄韵(其七)

风月无边宇宙宽,斯人底事异悲欢。

雁横塞北空传简,菊满篱东好挂冠。

黯淡秋心诗亦瘦,萧疏爽气酒馀寒。

古来词赋登临客,短发何须揽镜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的复杂情感。首联“风月无边宇宙宽,斯人底事异悲欢”开篇即展现出一种超脱于世俗悲喜之上的豁达心境,将个人的情感置于广阔的宇宙背景之下,暗示着对人生苦乐的深刻思考。

颔联“雁横塞北空传简,菊满篱东好挂冠”运用了雁过留声、菊满篱头的意象,分别象征着远方的思念与归隐的渴望。雁字横空,传递的是远方的信息,而篱东的菊花则预示着诗人内心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通过“挂冠”这一动作,形象地表达了辞官归隐的意愿。

颈联“黯淡秋心诗亦瘦,萧疏爽气酒馀寒”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秋天的景色在诗人心中投下了一层淡淡的忧伤,使得他的诗歌也变得瘦削而无力。同时,借酒消愁的场景中透露出的“爽气酒馀寒”,既是对酒后清醒时分的描述,也是对人生冷暖的感慨。

尾联“古来词赋登临客,短发何须揽镜看”则以历史上的文人墨客为参照,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反思。他意识到,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文人墨客都难以避免面对人生的起伏与世事的变迁,因此,对于自己头发的长短,是否需要照镜子去关注,似乎已经不再重要。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自我身份的超然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历史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面对复杂情感时所展现出的超脱与智慧。

收录诗词(180)

李振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日同人邀游龙门寺用少陵蓝田崔氏庄韵(其八)

也有园林一亩宽,偏逢山寺共追欢。

霜钟细认前朝字,露顶閒携上古冠。

浪迹江湖悲杜老,孤吟风雨似郊寒。

弟兄三两他乡滞,雁影排空几阵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红窗睡.春日过叶叔达碧螺盦

亭子帘垂花暗落。愁未醒、把好春迟阁。

红脂新洗痕犹薄。被雏鬟惊谑。酒病频烦怜汝弱。

悄无语、閒时学字,倦时行药。

此间流转,到喧时寂寞。

形式: 押[药]韵

一片子.同芙漪仿春

系马樱桃下,攀来紫白花。

径将春信报,笑隔一层纱。

形式: 押[麻]韵

金莲绕凤楼.人日海王村作

人影围花花围马。渲染彀、春街浓冶。

东风都说缃桃嫁。笑谁痴、可曾休也。

张郎自然韵雅。比翠柳、纤纤一把。

浮生日日同嗟咤。蓦惊心、夕阳初下。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