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阴会闻悬瓠不守

飘风吹百花,仰不见天幕。

浮云何惨惨,去我止一握。

园树暗无色,红芳旋凋落。

摘索晚来雨,如丝度城郭。

愁人故多情,对此乃非乐。

羽书绛囊驰,伤春重沈著。

方镐若泾阳,龙吟怨清角。

归飞内提提,纥真问生雀。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阴沉的天气,以及由此引发的诗人内心的愁绪与感慨。诗中以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变换带来的微妙情感波动。

首句“飘风吹百花,仰不见天幕”描绘了春日里狂风大作,吹散了满地的花朵,使得天空也变得模糊不清,仿佛被一层厚重的云雾所遮蔽。这种景象不仅突出了天气的恶劣,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困惑。

接着,“浮云何惨惨,去我止一握”进一步渲染了阴郁的氛围。浮云在空中翻滚,似乎带着某种不可名状的悲伤情绪,与诗人的情感相呼应。而“去我止一握”则表达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让人感受到一种紧迫而又无力的焦虑。

“园树暗无色,红芳旋凋落”将视角转向了自然界的植物,通过描述树木失去了往日的生机,花朵迅速凋零,暗示了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摘索晚来雨,如丝度城郭”描绘了夜晚降下的细雨,如同细丝般轻柔地穿过城市,既增添了环境的湿润与宁静,也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细腻情感与复杂思绪。

“愁人故多情,对此乃非乐”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内心状态——面对如此景象,他感到的是愁绪而非快乐。这句诗深刻揭示了诗人情感的复杂性,即使在自然美景面前,也无法摆脱内心的忧郁与哀愁。

“羽书绛囊驰,伤春重沈著”则引入了战争的元素,通过“羽书”(古代传递军情的文书)的急速传递,表达了对国家局势的担忧,以及在和平与战争之间徘徊的无奈与痛苦。

最后,“方镐若泾阳,龙吟怨清角。归飞内提提,纥真问生雀”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个人情感与更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联系起来。方镐与泾阳的对比,龙的吟唱与清角的哀鸣,都象征着时代的变迁与个人命运的起伏。而“归飞内提提,纥真问生雀”则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春天阴霾天气下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以及对人生、历史与未来的深切思考。

收录诗词(504)

薛季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学者称艮斋先生,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 字:士龙
  • 号:艮斋
  • 籍贯: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
  • 生卒年:1134~1173

相关古诗词

雪蛆

冷冷雪中蛆,皎皎夏之日。

藉彼凌厉地,生此柔脆质。

冰山共攸远,玉箸无定匹。

安识时有暑,但保岁云慄。

中和叹何居,已热信所必。

火鼠可泽浣,朝菌宁晚出。

伯翳为更名,山经注遗逸。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新作殊亭

虎将夏中时,旋复怡亭址。

茅茨覆采椽,朴拙亦可喜。

建斗五移杓,殊亭更释子。

规摹虽少华,不陋复不侈。

元碑碎俗令,遗集裒空纸。

纵步此山椒,金声犹属耳。

旧亭苦弗称,新亭直殊美。

书文两奇绝,踪迹存布指。

古人久不见,今人尚殊此。

能知古今意,元始本无始。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又读陶靖节诗即次前韵效其体(其一)

浊酒自倾尽,陶然忘古今。

横琴寄逸响,聊以写我心。

矫矫两白鹄,盘旋下曾林。

此情谁与传,无弦有遗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又读陶靖节诗即次前韵效其体(其二)

万籁夕已息,宁知身是今。

浮云翳青空,油然起无心。

寄傲北窗下,骤雨落疏林。

游子为三叹,寥寥希大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