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文仲微赴山阳倅

城外长淮绿渺瀰,此行聊复雁门踦。

边烽已息何妨醉,民讼全稀尚可诗。

昭代声名方此振,中年离别未须悲。

溧阳老尉还天幸,政自扳援得退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汪藻所作的《送杜文仲微赴山阳倅》。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赴任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的关怀与祝福。

首句“城外长淮绿渺瀰”,以“长淮”为背景,描绘出一幅辽阔的淮河景象,绿色的水波在远处显得模糊而深邃,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深远的氛围。接下来,“此行聊复雁门踦”则点明了友人即将前往的地方,以雁门踦(雁门关)比喻友人即将前往的山阳倅(县令)职位,暗示了旅途的遥远和艰辛。

“边烽已息何妨醉”,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到达之地和平稳定的祝愿,认为即使在边疆,只要烽火已熄,就可以享受生活的乐趣,不必过于忧虑。接着,“民讼全稀尚可诗”则进一步强调了友人所到之处社会安定,人民生活和谐,诗人期待友人能在此地创作出更多美好的诗歌作品。

“昭代声名方此振,中年离别未须悲”,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肯定和对友人未来事业发展的美好祝愿。他认为在这样的时代,友人的名声将会更加显赫,因此对于中年的离别,不必过于悲伤,应充满期待和信心。

最后,“溧阳老尉还天幸,政自扳援得退之”则以溧阳老尉(县令)为例,表达了对友人能够得到朝廷认可和重用的期望,同时也暗示了友人可能面临的仕途挑战,但诗人相信友人凭借自己的能力,能够顺利应对。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寄托了对友人未来事业的美好祝愿,展现了诗人对友人能力的信任和对友人未来的乐观态度。

收录诗词(339)

汪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初文学家。又号龙溪。汪谷之子。先世籍贯婺源,后移居饶州德兴(今属江西)。早年曾向徐俯、韩驹学诗,入太学,喜读《春秋左氏传》及《西汉书》。崇宁二年(1103)进士,任婺州(今浙江金华)观察推官、宣州(今属安徽)教授、著作佐郎、宣州(今属安徽)通判等职。《全宋词》录其词4首

  • 字:彦章
  • 号:浮溪
  • 籍贯:饶州德兴(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79~1154

相关古诗词

奉送张彦良司理

病来谁复顾湘累,君独无忘宿昔时。

人物喜逢三语掾,风骚远过四愁诗。

尊前破涕方成笑,人事多乖又语离。

莫道天涯无雁到,好风宁不寄相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重送惟皓

那知重到旧溪边,两月青灯听雨眠。

闲引瘦筇行落叶,复寻清磬度疏烟。

宦游南北梦千里,人世短长痴百年。

安得随君飞鸟去,盘陀相对共安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喜汪发之见访并简婺源江明府

怪底青灯缀玉虫,忽传车马到溪东。

鸟声应为故人好,梨雪欲将春事空。

老去渊明三径在,病来弥勒一龛同。

总持相见问生死,为报百忧如梦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约教授游东林寺

扰扰尘劳懒曳裾,此生终待老匡庐。

两山分破吟难尽,一水飞来画不如。

红杏成坛今彷佛,白莲结社漫踌躇。

泮宫夫子能敦约,共采新闻广旧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