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于谏议挽词三首(其一)

左蜀称多彦,唯公第一流。

青蒲曾悟主,白首未封侯。

名节传千古,英灵掩一丘。

平生僚友分,怀想涕难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挽词表达了对鲜于谏议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范纯仁以“左蜀称多彦,唯公第一流”开篇,赞誉鲜于谏议在蜀地人才辈出中独占鳌头,彰显其卓绝之才。接着,“青蒲曾悟主,白首未封侯”两句,既描绘了鲜于谏议曾为君主所识,又暗示其一生虽才华横溢却未能获得高位封赏的命运,蕴含着对他的命运不公的感慨。

“名节传千古,英灵掩一丘”则进一步强调了鲜于谏议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将被历史铭记,即便他已长眠于地下,其英灵依然光彩照人。最后,“平生僚友分,怀想涕难收”表达了对鲜于谏议生前友谊的怀念以及对其逝世的哀痛之情,流露出深厚的人情味。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不仅颂扬了鲜于谏议的个人成就与品德,也体现了对逝者离世的哀悼与不舍,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哀悼亡故之人的深情与庄重。

收录诗词(394)

范纯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鲜于谏议挽词三首(其二)

命矣才中寿,天乎丧哲人。

逢时身已病,达晚志难伸。

清俭贫弥乐,文章老更醇。

贻谋有馀庆,孙子自振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鲜于谏议挽词三首(其三)

曾向西都陪白社,同为御史带乌纱。

盘筵真率无多品,歌舞相参作一家。

连日赏穷伊阙寺,乘春看尽洛阳花。

那知遥作终天别,不预乡人挽葬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申国太师吕公晦叔挽词三首(其一)

冢宰传三世,元勋辅六朝。

承家同郑武,致主必唐尧。

梁坏将何仰,川流不可邀。

新阡人散后,林柏暮萧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申国太师吕公晦叔挽词三首(其二)

仪物罗西甸,恩荣葬上公。

悠扬蒿里日,惨淡柏城风。

河岳收英气,旂常纪茂功。

传家多令子,将复继遗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