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图南安昌岩避暑诗二首(其二)

岩前数步到幽房,岩里聊安息偃床。

已得清风极潇洒,休弹白雪恐凄凉。

平时地籁乘空发,何日天花坠雨香。

三伏屡来君莫厌,流年背我去堂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前往一处幽静之地避暑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内心的宁静。首句“岩前数步到幽房”,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从喧嚣世界步入宁静之所的过程,仿佛是心灵的一次洗礼。接着,“岩里聊安息偃床”一句,既写出了环境的幽静,也暗示了诗人在此寻求心灵的安宁。

“已得清风极潇洒,休弹白雪恐凄凉”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清风比作潇洒的舞者,而“休弹白雪恐凄凉”则表达了诗人希望保持环境的和谐与宁静,避免任何可能带来哀愁或不悦的因素。这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内心情感的细腻捕捉。

“平时地籁乘空发,何日天花坠雨香”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界的感受,地籁即自然界的声响,天花则是比喻美好的事物,诗人想象着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这些美好会如雨后花朵般飘落,留下香气。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最后,“三伏屡来君莫厌,流年背我去堂堂”表达了诗人对炎热夏季的接纳与理解,同时也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里的“三伏”指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流年”指的是流逝的岁月,“堂堂”形容时间的不可阻挡,强调了时间的宝贵与不可逆转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内心平静的追求,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409)

吕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再游二首(其一)

仙居殊不类樊笼,潇洒清凉皆可封。

寒溜恰如扬子水,脩筠应有稚川龙。

云深况是门无客,人去惟闻鹤在松。

向此却疑推律法,应钟何事代林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和再游二首(其二)

石门高下两相通,冰屋初开不复封。

睡稳好攲方水玉,味清须试密云龙。

诗筒迭和难亲笔,谈柄閒摇屡折松。

便写姓名镌翠壁,休论功烈刻华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和三月二十一日游海云

玉节重来镇此州,暂驱千骑上峰头。

春阑好为良辰惜,俗乐谁知急景流。

山色也疑今日盛,物情浑胜昔年游。

登临赋咏知难再,持语乡人早借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南充县野翁亭

势利纷纷万虑侵,县亭聊可一登临。

目前不近将迎路,尘外能消富贵心。

燕处自知如隐遁,纵谈谁更及浮沉。

时平乐得常栖地,且向幽閒寄楚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