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慎画为徐子信题二首(其二)

林间绿绮琴,江上木兰艇。

同是尘外人,迹殊心各静。

叶下群树凉,云归万山暝。

物我俱已忘,清襟岂劳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超然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和谐统一。

首句“林间绿绮琴”,以“绿绮”比喻琴的珍贵与雅致,暗示弹琴者高雅的情趣和深邃的内心世界。琴声在林间回荡,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江上木兰艇”则将视线转向水边,木兰艇轻盈地划破水面,与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这一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诗人追求自由与宁静的心境。

接下来,“同是尘外人,迹殊心各静”两句,点明了诗中人物虽身处不同的环境中(一在林间,一在江上),但都保持着内心的平静与超然,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叶下群树凉,云归万山暝”描绘了秋日傍晚的景色,落叶飘零,群树显得格外凉爽;乌云聚集,群山笼罩在暮色之中。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象征着一种沉静、内敛的情感状态。

最后,“物我俱已忘,清襟岂劳整”表达了诗人超越物我界限,达到心灵纯净的状态。这里的“清襟”既指衣物的整洁,也暗喻心灵的纯净与宁静。诗人认为,在这种超然的状态下,无需刻意整理衣物,因为心灵的纯净已经达到了极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以及在自然中找到心灵平静的感悟。

收录诗词(539)

王汝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郑玄龄还家

山中别来三十年,京华重见情依然。

昔时少小今老大,相顾握手俱堪怜。

缅想烟霞同志客,楚云秦树天南北。

凭谁为问旧游欢,鸥盟冷落花狼籍。

雨声空馆喜联床,银烛摇红夜正长。

解貂且醉金陵酒,勿论它乡与故乡。

我方留滞君归去,未拟佳期在何处。

百年几度海生桑,目断江东缈离绪。

形式: 古风

题王叔明画黄鹤山图为喻彦行赋

我昔曾游黄鹤山,山人留我闭松关。

山中风雨经十日,万壑千岩空翠间。

别来浪迹游湖海,岁月茫茫不相待。

回首东南频梦飞,山空鹤去人何在。

画里依稀记往年,水光山色总依然。

寻游常有山中客,挥手谁招鹤上仙。

竹阴深锁秋窗曙,疑是山人吟笑处。

人生行乐付东流,万事浮云总何许。

我欲山中访旧游,酒船横渡洞庭秋。

请歌黄鹤归来曲,消尽胸中万古愁。

形式: 古风

题海棠白头公为范原绍作

韶光染色浓如绮,开遍东风枝上蕊。

海棠偏得艳阳多,乱簇香红娇不起。

白头啼鸟含芳情,殷勤飞入花间鸣。

似向东君诉心事,千回万转皆春声。

馀情欲寄朱颜客,为报青春劝君惜。

看花须及少年时,莫待吴霜镜中白。

形式: 古风

题湖山佳趣卷

我生夙抱烟霞癖,半世林泉寄踪迹。

五湖春水洞庭山,沙鸟野猿俱旧识。

菲才叨禄在京华,频看长安陌上花。

翻忆湖山昔游处,不知明月落谁家。

美人家在东吴住,占得湖山无限趣。

采樵常倚桂枝岩,放棹时过荻花溆。

我有茅堂与秫田,归期未卜是何年。

玉堂一枕春风梦,飞绕山光水影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