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衣诗

长安城中秋夜长。佳人锦石捣流黄。

香杵纹砧知近远。传声递响何凄凉。七夕长河烂。

中秋明月光。蠮螉塞边绝候雁。鸳鸯楼上望天狼。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捣衣诗》描绘了长安城中秋夜的景象,通过佳人捣衣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深情的氛围。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长安城中秋夜长”,点明地点与时间,秋夜的漫长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接着,“佳人锦石捣流黄”一句,描绘了一幅佳人在月光下用锦石捣衣的画面,流黄指的是染成黄色的布料,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劳动的场景,也暗示了佳人对远方亲人衣物的思念与关怀。

“香杵纹砧知近远,传声递响何凄凉。”这两句进一步深化情感,香杵与纹砧是捣衣时所用的工具,它们的声音在空旷的夜晚回荡,既传达了佳人对远方的思念,也表现了这份思念的孤独与凄凉。通过声音的传递,将佳人的思念之情跨越空间,直达读者的心间。

“七夕长河烂,中秋明月光。”这两句将时间线拉长,从七夕到中秋,月亮由圆缺变化,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思念的累积。长河烂与明月光,都是自然界的美好景象,但在诗人的笔下,却成为了寄托思念的载体。

“蠮螉塞边绝候雁,鸳鸯楼上望天狼。”这两句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蠮螉塞边,候雁南飞,鸳鸯楼上的佳人遥望天狼星,这些意象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意境美,更深刻地表达了佳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与期盼。天狼星作为北方天空中的一个显著星座,在这里成为佳人目光的焦点,象征着她对远方亲人的牵挂与守望。

综上所述,《捣衣诗》以捣衣的场景为线索,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沉的思考,展现了南北朝时期文人对于亲情、友情乃至爱情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1)

温子升(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从驾幸金墉城诗

兹城实佳丽,飞甍自相并。

胶葛拥行风,岧峣閟流景。

御沟属清洛,驰道通丹屏。

湛淡水成文,参差树交影。

长门久已闭,离宫一何静。

细草缘玉阶,高枝荫桐井。

微微夕渚暗,肃肃暮风冷。

神行扬翠旗,天临肃清警。

伊臣从下列,逢恩信多幸。

康衢虽已泰,弱力将安骋。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春日临池诗

光风动春树,丹霞起暮阴。

嵯峨映连璧,飘飖下散金。

徒自临濠渚,空复抚鸣琴。

莫知流水曲,谁辩游鱼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咏花蝶诗

素蝶向林飞,红花逐风散。

花蝶俱不息,红素还相乱。

芬芬共袭予,葳蕤从可玩。

不慰行客心,遽动离居叹。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相国清河王挽歌

高门讵改辙,曲沼尚馀波。

何言吹楼下,翻成薤露歌。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