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枕流亭听雨

征铎残年雨,吟听忆到城。

愁云侵歙尽,梦日向吴生。

药产难离性,滩流不掩声。

他宵桦烛饮,因想此中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元日之时,在枕流亭中聆听雨声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诗意与情感。

首句“征铎残年雨”,以“征铎”象征远行的马铃声,与“残年雨”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岁月流逝、时光静好的氛围。雨声与马铃声交织,仿佛是时间的低语,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流转和生命的无常。

“吟听忆到城”一句,诗人通过“吟听”这一动作,将个人的情感与外界的自然景象相融合,表现出对远方城市的思念之情。这里的“城”不仅指具体的地理位置,更蕴含着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寄托。

“愁云侵歙尽,梦日向吴生。”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愁云覆盖,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忧郁与沉重;而“梦日向吴生”则可能寓含着对未来的憧憬或对远方的向往,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展现出诗人复杂的心境。

“药产难离性,滩流不掩声。”这两句转而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药产与自然界的联系,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滩流不掩声”则强调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即使在寂静的环境中,自然的声音也依然清晰可闻,体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永恒性。

最后,“他宵桦烛饮,因想此中行。”诗人想象着在未来的某个夜晚,独自饮酒于桦烛之下,回想起此刻在枕流亭听雨的经历。这一场景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未来孤独时刻的预想,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独特而深刻的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听雨这一日常现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自然的深刻感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294)

谢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皋父,又号晞发子。恭帝德祐中元兵南下,文天祥开府延平,率乡兵数百人投之,任咨议参军。及天祥兵败,脱身潜伏民间,避地浙东。尝过严陵,登钓台,祭奠天祥,有《西台恸哭记》传世。后至浦江,与方凤、吴思齐等结月泉吟社。卒,友人方凤、吴思齐等从其初志葬于钓台南。有《晞发集》,编有《天地间集》、《浦阳先民传》等

  • 字:皋羽
  • 号:宋累
  • 生卒年:1249—1295

相关古诗词

春日寄书代乡人答

沧江失钓缗,白社苦吟身。

风雨他年别,干戈旧国贫。

春祠占远梦,腊市忆行人。

故垒夫差地,遥知哭为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人日雪

连年逢此日,寂寞在山居。

故国云归尽,高杉雪下初。

阴霾占户口,雷电失天书。

可得俱无事,清吟始晏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早春寄岭海流人

短褐随南贾,衰年异壮游。

龙旂虚左个,鸿影别中州。

晚避高丽使,春乘百济舟。

王孙与芳草,相忆可能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过孙君文旧避地处

相逢还自失,相见尽天涯。

邻壤初移戍,空山此寄家。

剪茸春过鹿,伐竹旧烧畬。

去后馀荒槿,依沟结影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